2010-07-09

二十年來臺灣失去了中國?

邱立本是亞洲周刊的主編。我閲讀他很多年了。因爲激賞而成爲訂戶已將近二十載。這是段很長的時間 – 一個孩子也成人了。


亞洲周刊2010年7月4日期刊,登載一篇邱立本特稿《兩岸失去的20年(1989-2008)》。這是作者六月底在香港舉行《二零一零海峽兩岸與台港關係》學術研討會上所發表的論文原稿。

閲讀亞洲周刊這麽多年來的觀察,我想邱立本是一位過時浪漫的「中華民族子孫」,情深深、意長長地呼喚中華民族。

文中説道:【台灣贏得了某種程度的民主,但失去了中國,讓中華民國的建國理想流失;中國大陸則贏得了某種程度內的自由,但失去了對公平正義的追求,也失去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時的社會主義理想。】

十年前,閲讀這篇文章會讓我感動涕零。

值今2010 年我對「中華民族子孫」的實質意義質疑。


首先,何謂「中華民族」?


1. 邊域的涵蓋?

2. 歷史的敍事?

3. 主權的論定?

首一,中華民族就邊域而言,事實上就是台、港、中,加上海外華人。

其次,對歷史敍事的研討和共識,「中華民族」無爭議的敍事,無論台、港、中,只停留在帝國主義侵略的認同。

最終涉及主權,臺灣是一個擁有百分百主權的國家,跟香港完全無法相提並論,同時臺灣擁有神州沒有的民主。

最遲這個時候,呼喚「中華民族」精神,就很怪誕離異了,好像失去了那二十年,不是整個中華民族失去,而是邱立本個人丟失的。

2010 年想要呼喚「中華民族」精神,勢必炙手。誰能代表「中華民族」?而「中華民族」又是什麽?

若「中華民族」就是神州人民,那 – 連我這個小人物也不想身為「中華民族」的一員 – 那個“硬”得可以,人吃人的社會。我 – 毫無興趣。

若「中華民族」才是臺灣人民,那 – 我會興奮地告訴邱立本先生,你知嗎?臺灣擁有葡萄牙、荷蘭、日本駐扎的痕跡和歷史,好玩的不得了 – 只有點點滴滴一路走來的歷史和人文痕跡才能夠展示一個民族的全貌和文化的多元。

而「中華民族」的代表能夠是香港居民嗎?我想 – 於此,港民都會感覺「肩挑過重」。

你 – 如何呼喚一個民族 – 卻不在意這個民族是否擁有一套共同的歷史敍事?!

臺灣沒有失去中國 - 因爲那不是臺灣的包袱!臺灣走出了臺灣自己的道路 - 這才是二十年的所得,也是臺灣最珍貴的一宗財富!!

另,邱立本先生還說到【在這二十年間,台灣贏得了民主,但失去了中國;台灣在民主化過程中,獲得全球華人的掌聲,但在掏空了中華民國民族主義的過程中,卻面對了全球華人的噓聲。】。

什麽是「中華民國民族主義」?我們耳熟能詳的是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我們生活的認知是「自由民主」。而且這麽一串八個字的主義非常拗口,分開來説吧!

「中華民國」我篤定知道是什麽;那「民族主義」呢?邱立本先生想要呼喚一個精神、一個情懷,不能不對實質内容加以闡釋,否則容易產生誤解。

何況,套用張愛玲的話:革命和戀愛是近親 - 我很擔心

「民族主義」和「民粹」是近親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