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3

Atomwaffen: Braucht Deutschland die Atombombe, Claudia Major? 德國需要原子彈嗎?

 


Atomwaffen: Braucht Deutschland die Atombombe, Claudia Major? 德國需要原子彈嗎?

讓美國保護我們?當今世界正處於核武失序狀態。國安專家Claudia Major闡述當今之世如何才能實現真正的威懾力。

訪談作者:Jochen Wegner 30. Oktober 2025

本次對國安專家Claudia Major的訪談,節錄自全新節目形式《僅此一問 N1F Nur eine Frage的對話內容。完整內容可透過影片、播客、文字及電子報形式於 www.zeit.de/n1f 觀看。

Claudia Major1976815日生於東柏林,是一位德國政治學家,專攻安全政策領域。她是德國最傑出的國防專家之一。她擔任德國馬歇爾基金會跨大西洋安全倡議副總裁,並為德國政府提供諮詢。其專業領域涵蓋俄羅斯侵略戰爭對跨大西洋關係的影響、核武秩序,以及如何確保歐盟與烏克蘭的長期安全。本次訪談是在川普宣布重啟核武器試驗計畫之前進行的。

編輯部: Jens Lubbadeh, Carl Friedrichs 

《時代周報:德國需要原子彈嗎?Major女士?

Major: 德國需要核威懾力。但這並不意味著德國需要擁有自己的核彈。有時我對這場辯論感到驚訝。德國人、歐洲人,在邁向核武化之前,其實能採取許多其他行動。單是擴充常規軍事能力,就足以對歐洲防務作出巨大貢獻。

《時代周報:以前美國為歐洲提供核威懾保障。自美國副總統范斯現身慕尼黑安全會議以來,最遲至此,美國似乎已不再願意扮演一個歐洲可靠的夥伴。

Major: 是的,就政治口水而言,美國在某些方面的確不再像個合作盟友。但看看實質作爲,美國威懾政策並未作出重大調整,比如說撤出任何武器系統。這種前後不一的態勢使得評估變得極其困難。此外,核武器並非用於戰爭,而是政治武器。它是在向潛在對手(俄羅斯)發出信號,意在表明:採取攻擊行為將得不償失,因為代價將遠高過預期效益。當威懾發揮作用時,就是防止戰爭的戰略手段。為此,歐洲不僅部署了美國核武,還有法國與英國的核武。如今我們面臨的困境是:無法確定這種威懾是否有效。一方面,俄羅斯再度入侵烏克蘭,此舉告訴我們俄羅斯認爲發動戰爭既有效又正當;另則俄羅斯以核武作為這場戰爭的後盾。

《時代周報以核武為後盾」是什麽意思?

Major: 俄羅斯正威脅動用核武,意在迫使烏克蘭投降,並脅迫西方國家停止支援烏克蘭,暗示各方應遠離這場衝突。莫斯科已明確表示,終究可能在這場戰爭中使用核武。這項意圖令人深感憂慮。

《時代周報:核威懾不再有效了嗎?

Major: 不,它仍然有效。這場戰爭就說明了這一點,因為到目前為止,俄羅斯一直避免與西方國家發生任何軍事衝突。北約沒有遭到攻擊,因此核威懾保護了北約國家。同時,它也保護了俄羅斯,因為西方國家在支持烏克蘭方面謹小慎微地進行調整——也是出於對俄羅斯核威脅的擔憂。因此,在這場戰爭中,核威懾確實發揮了作用。但俄羅斯利用核威懾,用核武器的脅迫向烏克蘭發動戰爭、吞併領土、改變邊界。這是一種與我們以往理解完全不同的核威懾概念。這自然令歐洲人和北約深感不安。傳統上,威懾被理解為對現狀的防禦:北約和俄羅斯各自保護自己的邊界和既有秩序。而俄羅斯現在拿它的核武器脅迫並企圖改變既有秩序:它改變了邊界,還吞併了烏克蘭的四個地區。這是一種對核威懾完全不同且更具侵略性的理解方式,與以往維持現狀的思維截然不同。

《時代周報:然而,最近幾週歐洲地區的挑釁行為顯著增加:包括德國在內,突然出現比往常更多的無人機,俄羅斯軍機還侵入北約領空。您如何看待這些行動?

Major: 俄羅斯無人機的越境飛行、俄羅斯戰機侵入愛沙尼亞領空、以及俄羅斯無人機進入波蘭領空等行為,都是我所稱的「衝突」範疇。這是介於戰爭與和平之間的大片灰色地帶——雖然動用武力,卻不具備明確的軍事屬性。此舉顯然意在破壞民主國家的公共秩序與社會信任。我們觀察到這個現象不是今年才開始,可以追溯至2022年,某些案例甚至更早。還包括對海底電纜等關鍵基礎設施的攻擊,同時也涉及宣傳、破壞活動及無人機越境飛行。當前局勢已達前所未見的規模。歐盟與北約面臨的挑戰依然存在:當還不知道是誰下手時,該如何回應?或即便已知下手的是誰,又該採取何種正確回應以恢復威懾力?歐洲人至今仍未找到這個問題的完美解答。

《時代周報:威懾還真的管用嗎?碰到這種搖擺不定、反覆無常的美國總統?

Major: 威懾的作用在思想層面。關鍵在於兩點:北約成員國是否相信美國會在緊急時刻挺身相助?俄羅斯是否認同北約具備團結一致的決心?直白地說:「誘餌必須對魚兒有吸引力。」

《時代周報:但如果連我都不相信了,您怎麼認為普丁會相信呢?

Major: 他每天早上都必須望向北約領土自問:「我真能確定他們不會團結嗎?」。核威懾的可信度建立在三個「C」之上:能力(Capabilities)、溝通(Communication)、可信度(Credibility)。我是否具備能力?我是否有令人信服的決心真會動用核武?在溝通方面,我們必須確保威懾能夠被可信有效地傳達。如果美國總統保衛歐洲的決心出現動搖,當然會削弱威懾的效果。

《時代周報:您瞧,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