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17

“教育:放下的藝術”Wolfgang Bergmann

漢諾瓦兒童心理學與學習療法研究所的Dr. Wolfgang Bergmann

孩子進入反叛期是13歲起,家中明顯張力出現則是今年開始。我跟他爸爸溝通再溝通,只要孩子一有狀況,他老爹就遭殃。我責怪他長年來的“出差缺席”…

這人話不多說,去買了本書“GEO Knowledge”這是地理雜誌月刊的姊妹期刊,每一期都有專題研究報導,全方位内容之詳細精闢,極爲受用!這一期主題“青少年反叛期”。我一看了就火大!哼道:“你自己為什麽不
讀,要我讀?!沒中文嗎?”

他也火大了,說:“不看拉倒!”就拿回去了…

我跟孩子說:“那邊有本關於你的書,170多頁…”,他倒是很好奇,當下讀得津津有味。因爲這本雜誌是全方位且主題編輯分明,所以,可以選翻主題閲讀… 孩子感興趣的是“青春痘”、“性意識”、“電腦”;不吭聲地我也拿起來讀了。我感興趣的主題“青少年腦部研究”、“消沉沮喪”、“消費行爲”等等…


剛剛看了篇“教育:放下的藝術” – 專家意見。作者是漢諾瓦兒童心理學和學習矯治研究所的所長Wolfgang Bergmann。他本人則是三個小孩的父親,在此領域的著述甚多。“一份疏遠地陪伴 – 加上耐心無限”。

反叛期青少年的三大心理背景:


簡單地說,一個處於反叛期的青少年,他們的靈魂是分裂的。少男或少女都面臨兩大生存需求:
1. 這個“快不算小孩”的孩子強抱著父母的腿不放 – 他們不願放棄家庭給予的呵護
2. 同時,他們又要自由、沒有牽絆地發展他們的獨立人格這兩個欲望不僅無法共存,而且相互抵觸。

這個時期的孩子自動地把他們所有的挫敗箭頭指向母親。他們的指責乃是原欲使然:靈魂的一半想要重歸母親的懷抱,或是最好回到母親的胎腹,受到最完整的保護;靈魂的另一半要的卻是相反方向 – 反擊周遭環境,來強迫自己演變成“成人”的欲望。

父親在這個時候扮演核心角色。在孩子兩歲大時,父親就“闖進”母親跟孩子之間的親昵關係,打開了孩子面對世界的大門。反叛期青少年的心靈發展需要得到來自父親的保證和徹底協助:透過“感性的隔離”、透過“威嚴的陪伴”;譬如這樣的句子:“我心情好極了!假如你今天過得不順當,從你臉上的表情就可以看得出來,那,我真為你難過 – 不過,那不是我的問題。”居然剛好是父親的角色,用傳統的教育良心尺度測量下,縂顯得比較自私的父親們,反而比較容易得到反叛期青少年的尊敬。青少年要的就是這一份“篤定而無法擊敗的溫和”。他們不要“等值”的感覺。可是一位成年人跟他們一同進入這一段沒完沒了的衝突爭執,就顯得不夠超然,充其量跟青少年相比只是“等值”。

專家的意見是“陪伴青少年,同時跟他保持適當的距離”。

這份距離的保持包括:
對自己情緒的激動保持距離 – 在反叛孩子們無限衝突中跳開回到本我;對反叛孩子的表現保持距離 – 好像是持有一份泰然的宿命論,譬如這樣思考:“就已經是這樣啦,沒辦法啦,根據自然法則來看待吧,該來的、也會過去的…”

面臨孩子青春期的父母,事實上自己也面臨一段反叛期,專家建議父母不妨自我檢視一番。放棄“最高主權的幻想”,尤其該要進行反思,孩子的生命已經不是父母可以掌握了的。持續的自律要求、懲戒威脅和永無休止的控制完全壓抑了才剛剛萌芽的自我獨立意識,讓孩子更難辨認他們的獨立性和自我認同。簡短地說,父母
反而無休止地延長了青春期的反叛過程,孩子一定會進行反抗,而且他們也必須要起而反抗!

最好的方式是耐心地等兒子或女兒來找你,求你幫助。有的時候他們可能來得正是時候,有的時候他們可能來得太晚了。只有當兒子遲疑地、也但願懷有一份罪惡感前來請求協助時,他才會真心願意接受幫助。女兒通常比較賣俏且得理不饒人。但父母的協助有時僅是“處之泰然的存在”就很好。父母很清楚的顯示他們自己的生活過得很好,他們對他們自己的工作充滿熱情,無需持久吵鬧爭執,父母的生活是成功的。最遲這個時候,兒子或女兒開始對自己的父母產生認同。因爲父母在這個危機時刻(真確的危機)體現了一個良好的靈魂出路。

給予他們以篤定的感覺,當一扇門被關上時,另扇門馬上打開。父母是青春漩渦中的穩定支柱。在衝突時刻,須視衝突的内容爲何。父母絕對不可給予孩子沒必要的樂觀承諾:“沒問題,咱們一定可以解決!”生活中的確有些衝突,再怎樣努力也解決不了的。父母應該泰然地跟孩子們坐下談:“我們來看看,怎麽處理這個麻煩。有問題的話,爸爸媽媽都在你身邊,但是責任在你自己,沒有別人。”父母縂在身邊,但決不把孩子自己該面對的責任一手托起。

最後,專家說到,我們捫心自問:“一個有意思的人,是什麽樣子?”難道是一個老圍繞身邊、叨念家規、還不忘記提醒,他有先知之明的人嗎?一個有趣的人,該是他從事有趣的事情的人,一個滿足之人,一個能夠從工作中或生活活動中顯示出滿意情緒的人。假如他向我投來一瞥,溫和愛意而保持距離的一瞥,那目光告訴我,我可以贏得他的歡心,假如我願意努力得到的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