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05

歡樂人間 歡樂天堂 Von irdischen und himmlischen Freuden


今晚閃閃發亮的大角法國號樂手Stefan Dohr


節目單作者:Helge Jung

愉快地走向黑夜,啊!獨自一人竟也可以那麽愉快?

非常期待今晚的曲目,但是 – 我沒有想到今晚竟然是一次人生聽覺盛宴。把手中多出來的一張票在音樂廳門口售出就進場了。

坐我旁邊的人不斷地感激我把這張票賣給他,還說他自己也是音樂家,而且非常渴望聽到今晚的音樂會。我問他彈什麽樂器?他囘說他是歌唱家。難怪 – 他那麽期待,今晚正是一場美麗絕倫的聲樂之音。

今晚的曲目很長,而且沒有中場休息時間。整整兩個小時的聆聽期待和音樂家們絕世的心靈溝通。

曲目組合很有意思,這也是看了節目單才意會。Hugo Wolf 是一位辛辣尖酸的作曲家。與同年代的Brahms誓為宿敵,十九世紀的維也納樂界象徵性的兩大陣營。而馬勒則是超脫這兩大陣營卻同時被人們尊敬的作曲家。馬勒的音樂不僅僅告別傳統,同時走出一條定義新時代的音樂道路。今晚曲目組合還有一個共同特色:三首樂曲都側重聲樂(獨唱與合唱:女高音、女低音、童音)、重用豎琴和法國號。

柏林愛樂樂團

指揮:Simon Rattle 拉圖

Johannes Brahms 布拉姆斯(1833-1897)

Es tönt ein voller Harfenklang op. 17 Nr. 1 圓滿的豎琴聲響

Hugo Wolf 沃爾夫(1860-1903)

Elfenlied 歌詞來自莎士比亞的《仲夏之夢》

Gustav Mahler馬勒(1860-1911)

Symphonie Nr. 3 d-Moll第三號交響樂曲

頭兩首曲子一氣呵成,沒有停頓。接著馬勒登場。第一段結束,我狐疑地問鄰座,沃爾夫怎麽沒演奏?他說女高音那一段就是。原來如此。他說之所以把馬勒第三交響樂曲跟布拉姆斯的《圓滿的豎琴聲響》放在一起共同演出,因爲馬勒「偷」了布拉姆斯的音符,特別是法國號那一段。我說與其說馬勒「盜竊」,其實布拉姆斯這首《圓滿的豎琴聲響》一點都不「布拉姆斯」。他笑說:『也對!反而比較「馬勒」!』音樂作曲家在他們自己的時代,彼此之間水火不容,後世人聆聽過後不禁莞爾,你中有他、他中有你,都是一代音樂巨人呵!

1907音樂會的宣傳海報
今晚的能量毫無疑問在馬勒身上,而且拉圖是首次與柏林愛樂樂團共同演出此曲。柏林愛樂上一次的演出是1896年在Arthur Nikisch的指揮下登臺,而且僅僅演奏了第二段。整首交響樂曲終于登臺亮相足足過了五年之後(1902年6月9日)。感謝John的指正。

馬勒的第三交響樂曲堪稱「巨作」,一曲宇宙之音的創作。光說樂曲長度,單單首段就比貝多芬第五交響樂曲還要長,長達四十五分鐘。除了首段偉大流暢一氣呵成,馬勒自己描述這一個樂曲從此進入一個「難產嬰兒」的創作階段。這個難產嬰兒沒有選擇餘地漫長地等待誕生的那一刻。馬勒痛苦不堪,說只消想想誕生該有的局面,就不期然意識到這是一項多麽艱鉅浩大的工程。有次他甚至形容他正在創作的作品是一個「怪物」。爲什麽這個作品被形容成「怪物」呢?因爲馬勒要它包羅萬象:造世主的傑作、自然災難的基本現象、被造世主遺棄於人世的人類心靈,沛然充斥著馬勒所有心情。

這首交響曲原名為《夏日午後之夢Sommermittagstraum》,由此窺見一斑馬勒心情,他將這首樂曲分成六個部分:

1.夏季闊步邁進,喚醒了季節意識。

2.草地上的花朵對我訴説什麽。

3.森林裡的動物對我說些什麽。

4.人類跟我說了些什麽。

5.天使傳遞了什麽信息。

6.愛又告訴我了什麼。



馬勒知名第三號交響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還要一個拉圖,才完整地呈現馬勒所有綿綿無盡的愛意、怪誕、痛苦、深沉。特別是首段結尾的鼓聲的狂野,幾乎可媲美Hard Rock。

今晚觀衆沸騰了,也從沒見過四面八方的觀衆紛紛站起,三度鼓掌,三度謝場,為今晚的盛宴歡喜感激地喝彩!

依依難捨,難捨依依。許多人仍然無窮地鼓掌,終于又把拉圖請出來 - 啊!場子再度沸騰了起來!

10 則留言:

  1. 新年快樂,祝你兔年一切順心

    真好真好,我現在越來越喜歡馬勒第三。雖然長到不可思議,不過一起聽完確實會是相當過癮。

    文內有個翻譯的問題:
    "柏林愛樂上一次的演出是1896年在Arthur Nikisch的指揮下登臺,而且僅僅演奏了第二段。整首交響樂曲終于登臺亮相足足過了五年之後(1907年1月14日)。"

    柏林愛樂英文版節目介紹的原文如下
    The second movement is of particular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Berlin Philharmonic, as the orchestra gave its first public performance in November 1896 under the direction of Arthur Nikisch, a good five years before the premiere of the complete work.

    所以我想原文應該是指Nikisch在1896年演出了第二樂章的世界首演,並在五年後演出了整首樂曲(不知道是誰指的...)。而且仔細想想,柏林愛樂不可能一百年都沒有演過這個曲子... Abbado很喜歡這個曲子的!!

    回覆刪除
  2. Hi, JOhn, 也祝你兔年好呵!

    你好棒,居然英文版的節目單都讓你給找出來了 - 我從沒注意到。太棒了,有時德文艱澀難懂,下回找英文來讀。

    你說得對,我重新翻開節目單閲讀,這句話:“柏林愛樂上一次的演出”的確嚴重誤導。

    其實節目單要提示的只是馬勒第三與柏林愛樂之間的機緣。馬勒用了整整六年的時間,創作第三號樂曲。直到1902年才得以完整演出,但早在1896年柏林愛樂就演奏過此曲的第二樂章。這麽說應該才表達出重點。

    但是我不知柏林愛樂與馬勒第三的機緣在1896年之後還有幾次並且跟誰?節目單僅僅寫出馬勒於1907年1月14日親自指揮柏林愛樂第三號樂曲(完整演出);另次則是2008年12月中旬Zubin Mehta與柏林愛樂(我嚴重感覺我有去聼,不知爲何沒有記載)

    另,注意到嗎?我們摯愛的馬勒卒於1911。足足一百年前,John,今年柏林九月的音樂節一定彈馬勒、唱馬勒、憶馬勒。

    回覆刪除
  3. Dear John,

    你說“並在五年後演出了整首樂曲(不知道是誰指的...)。”,真好笑,短短幾行字,要反覆讀,才搞清楚。

    馬勒第三號交響樂的演奏

    1896 Arthur Nikisch 指揮柏林愛樂僅僅第二樂章

    1902 Mahler 親自指揮Krefeld市教堂樂團,首演完整演出(維基百科)

    1907 Mahler 親自指揮柏林愛樂完整演出

    上一次則是

    2008 Zubin Mehta指揮柏林愛樂,當然也是一次完整的演出

    Voila!

    回覆刪除
  4. 哈哈!John, 我老公急忙找出Abbado指揮柏林愛樂的CD了,Live recording,你又說對了!

    回覆刪除
  5. Hello

    想不到我的回信引出了你這麼多的考證,真是受寵若驚啊!!

    其實馬勒1860年生,所以2010年的時候很多地方也慶祝著馬勒150歲誕辰,甚至更多地方把2010跟2011兩年連在一起,150歲誕辰過完馬上接去世100週年。

    如果你有注意到的話,Rattle在這個樂季要依照順序演完馬勒的前五首交響曲,如果我猜得不錯,下個樂季一定是演完後面五首!所以不要錯過啊,尤其是氣勢驚人的第八號!!

    回覆刪除
  6. 倒不是,因爲你爲人的理性和仔細,所以會注意到許多細節的邏輯對應。這是很特別很難得的特質。也填補提醒了一般人對並非不重要細節的忽略。

    哈!僅僅注意到馬勒的祭辰,完全沒注意他的誕辰,的確,去年就有許多跡象。

    好呀!我幫你去聼他的第八號。

    天啊!他 - 剛剛好大我一百歲!

    回覆刪除
  7. 其實我會對這些細節特別注意,一方面是因為我喜歡音樂,所以這些細節我多少都會有些印象。另一方面是我自己除了我的blog之外,我還在另外一個中文科學新聞網站(http://www.sciscape.org)擔任總編輯。所以我看到翻譯的東西,自然就會去找原文來對照看看,看看翻的對不對,這也算是一種職業病吧:D

    如果有機會,歡迎來看看我們的科學新聞網站,也給我們一些批評指教!!

    回覆刪除
  8. Hi, 領羊人!上去看了《科景》網站,相當佩服你們無私共享知識的胸懷。我瀏覽的議題只有一個 - LHC,果然,都是你的貢獻!傑出!

    不過 – 你的喃喃自語,我懂得;你的音樂語言,我也懂得;你的科學語言,我有讀沒懂。我雖然不懂,可是對科技很癡迷 – 人類智慧結晶的體現呵!我曾經在此地國家附設工業大學的科研所工作,每天穿梭在數百位科研人員的工作生活,曾經是我生活快樂的最大動力。

    我的閨中女友,台大外文系的優秀畢業生,執掌台歐科研應用交換,經常向我吐苦水,說她跟我上面說的一樣:有讀沒懂。我會大力向她推薦你們《科景》網站。謝謝告知。

    科學人的語言彼此之間肯定是互通的,非科學人想要讀懂科學人的語言 – 若有些圖像會不會容易些?

    回覆刪除
  9. 其實我們做科景最早的目的是提供台灣大學生一個可以用中文得到最新科學進展的管道。這個站是1999年建立的,那時候網路的發展其實不像現在這麼發達。我們的目標讀者是大學理工科系一年級的學生可以讀懂的程度,不過很多時候,我們報導的新聞會遠超過這個程度。

    不過我完全同意科學研究的結果要能夠讓一般大眾了解。原因很簡單,幾乎所有科學研究的經費都是從大家的稅金來的,沒有理由讓出錢的人(大家)搞不清楚我們把錢花到哪邊去了。這個說起來很合理,不過要做卻是很困難的事情,因為要花不少力氣把複雜的原理解釋成大家都能理解的程度,這是需要一些專業訓練的。

    至於圖像,這個一定對理解內容會有幫助,不過我們人力太少,不可能有辦法來做這些。而且我們也不可能去拿其他新聞的圖來用,因為這樣一定會有著作權的問題,出一次狀況我們就完蛋了...

    做這個網站真的是義務奉獻,因為所有的人寫稿都是沒有薪水的...我們甚至幾乎沒有看過任何一位編輯,大家都是網路上連絡...

    其實我在科景上也寫了很多跟生活有關的報導,當然也少不了跟音樂跟食物有關的科學新知,這個某種程度上的假公濟私吧 :D

    回覆刪除
  10. 始于1999年?!偉大!嗯,真真不容易。John,你真是個誠懇、腳踏實地,又能夠無私與世分享所學所知之人,難能可貴呵!

    認識一個有價值的人,該是反思人的生命之喜!感謝有你!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