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屈克·莫迪亞諾(Patrick Modiano)夜之草 Gräser der Nacht (法文: L’Herbe
des nuits)》。諾獎本人並未出席,而是以大熒幕播映了他在斯德哥爾摩頒獎典禮上的致辭。朗誦會主持人是一位高尚優雅的德國女士Elisabeth Edl,原來大部分莫迪亞諾的作品是她翻譯成德語,由卡爾·漢澤爾(Carl Hanser Verlag)出版社發行的。與她對話的正是漢澤爾出版社的前負責人Michael Krüger。
匆匆趕做網上功課之際,居然讀到一則令人捧腹的新聞,2014年10月30日法國現任文化部長Fleur Pellerin在一場電視訪談,滿心歡喜地回憶與諾獎得主莫迪亞諾共進午餐的際遇:「好極了!」、「太精彩啦!」、「我們一直笑個不停!」。然後記者問她最喜歡莫迪亞諾哪一本書,口才流利的文化部長突然「ㄟ、、ㄟ、、」半響說不出話來。莫迪亞諾從1968年起迄今共寫了三十多部書,居然女部長喊不出任何一本書名?!後來她老老實實地承認有數年不讀書了、、、德國記者行筆至此調侃說,咱們德國人的部長笑話也不差,從前是勞工部長(女部長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時,打出口號,矢志保證幼稚園「一嬰一位」﹔後來調任為國防部長,不改舊志,打出口號要在阿富汗、敍利亞戰場前綫開辦德國幼稚園。俾使身為人父人母的德國士兵安心打仗、、、
當然,朗誦會上莫迪亞諾的德語翻譯人和出版人的對話,予人非常深刻的印象。譬如他們說莫迪亞諾的寫作方式,像是考古學家。憑藉電話簿、老地圖、記事本,這些工具像X-光一樣,透視一個城市,從城市各個角落逐一拼湊、蹦跳出一個個故事。他絕對是一個政治性的作家,但並不拘泥「主流思維」的框架,而是重新來過。譬如他說:「我當然認同德軍佔領,那是我的童年,沒有德軍佔領,根本就沒有我!」 又譬如他説道自己對旅行一點都不感興趣。不過,他倒是來過柏林,而且非常喜歡。他驚訝地發現,柏林竟然跟他同樣年紀(他生於1945年7月30日)。還在柏林的跳蚤市場找到一本戰前的破舊電話簿,那還是依據街道字母和號碼索引排序而來。他在某區循著電話簿逐一尋找那些房舍,居住人。才發現,街道都不存在了。當被記者問道是否如同衆多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得獎之後即停筆不著不作了?莫迪亞諾囘說:「噢!寫作是我賴以維生的唯一毒品!」
下面是一篇時代周報相關莫迪亞諾文學的報導。
《Die Zeit 時代周報》
Patrick Modiano: Festhalten an den Träumen vondamals 派屈克·莫迪亞諾:牢牢握住過去的夢 (deutsche Version)
作者:Fokke Joel
莫迪亞諾在他的書中牢牢握住鮮明生動的昨日烏托邦。一個不再有烏托邦的世界迫切須要他的文學。201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實至名歸。
一旦開始閲讀莫迪亞諾,就被他美如詩般的散文深深吸引。1945年出生,這位法國作家,用無數個圈圈畫出過去的生命之謎。散文之美僅在簡約的句子,有時也單單列舉事實。一個不失高雅的寫風,同時構建出一個獨特的憂鬱氛圍。「憂鬱」是抗拒死亡、抗拒消逝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