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14

知識=素質?Contest of Dirty Words


哈!大陸怪象,BBC中文網:知識=素質?

『會說幾門外語,很容易被看作受過良好教育、素質高的表現。

但是,兩名中國女子近來顯示的外語功力,不僅讓旁觀者駐足,還引起了一場口水戰。幾天前,一架從北京飛往大連的飛機降落在大連機場,兩名女乘客下飛機時,因擁擠發生口角衝突。

據《大連晚報》報道稱,這兩人先是用中文對罵,後來改成日語。還不過癮,動用法語,其間還夾雜著英語。 真所謂棋逢對手、將遇良才。據說,對罵婦女動用外語是為了顯示自己的"高素質"。


如此稀奇事,當時引得旁人忍不住駐足觀看。

故事見報後,在中國國內引發了許多評論。有人說,能用這麽多種外語對罵,說明當事人有文化、有知識,基本等同于有素質。 但另一派聽起來更強大的聲音則認為,有文化、有知識與高素質不一定成正比。如果不提升自我修養,不將知識用于正途而用于相互辱罵,掌握的知識越多,只會越顯得沒有素質! 也有網友將"多語種對罵"提升到"國人文明素質"的理論高度。

更有好心者建議為此類"高素質"者補上"公德課"。』

哈!原來這兩位精通外語的大陸女士專攻外文粗語?!那真真不易!粗語一往一來必須言而有物地對得上,還能一語比一語更加狠毒,造詣匪淺!有可能對不上時急中生智,轉換另個外文粗語,看對方如何招架,沒想到對方也馬上轉換同個外語照罵?能夠如此棋逢對手,這兩位還真該握手言和,互相切磋,增加粗語詞彙,為專修科目共同營造雙贏的局面...

言語素質其實體現一個人的思維層次。

大陸的民族沙文衆所周知。但是網上語言更是令人駭異。網民匿名發表,面對一個宣洩自由空間,可以盡情大放厥詞。但即便意見相左也不須要言語粗暴。即便是“不明事理”,也大可以用敦厚的言語表達錯誤的情感。所以,以何種語言來宣洩情感是個人對自己素質呈現的自由選擇。尤其,口不擇言,文可抒思!抒寫 – 不可不慎!

BBC上帖的中文網民大多是大陸、香港、台灣和海外華人和相當少數的西方人。基本上自然形成四種言語模式:
英文,大多簡單沒有深刻意義(也有老中用英文粗語謾駡 – 我兀自主觀歸類為海外大陸人)
台灣敦厚、幽默、嘗試往人性靠攏
香港民族情感稍強,個人反思色彩不足,但言語也算溫和。
大陸則是大多數呈現了言語低俗粗暴、專制獨裁傾向、欠缺反思和批鬥的狠暴性等等駭異現象。
海外華人的帖子若個人不特別聲明來歷,基本上可由上述言語特色看出為文者的來歷。

若是我們想從一個現象看出本質,告訴我,大陸是怎麽囘事?當然專門上帖,賺取每帖五毛錢的五毛黨該是駭異現象的主要推手。因爲 - BBC中文網在大陸也是被禁的呀!一般老百姓根本上不了BBC網,更甭提“暢所欲言”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