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經濟成長
楊恩擁有的夠多啦!Jan Müller hat genug (deutsche Version)
《時代周報 Die Zeit》 2013年2月28日
作者:Wolfgang Uchatius
|
Wolfgang Uchatius |
經濟必須成長、成長、成長,所有政黨政治家都如是說。但,究竟為什麼呢?對一個溫和資本主義的訴求
棉被疊好了,襯衫熨挺了,書架上書列整齊。 一個14.4 平方米井然有致的秩序:這是楊恩的房間。
楊恩18歲。他喜歡看Stefan Raab的綜藝節目和FC Köln足球比賽。愛讀哈利·波特之餘,還說:「我對未來充滿希望。」再幾個月他就要高中畢業。如果一切順利,他該起碼還有60年的壽命。
楊恩是德國第一批無須服兵役的青年。他的祖國卻依然需要他。楊恩必須向德國貢獻一己之力。貢獻他的動力和能量。
他最好消費商品多多益善。
「歐洲經濟需要更多的成長」女總理默克爾 (Angela Merkel) 在最近一次報紙採訪中說。
「我們的國民經濟成長率必須再次上升」社民黨總理候選人施泰因布呂克(Peer Steinbrück)說。
「唯穩定的經濟成長是從」FDP議會領導人萊納布呂德勒(Rainer Brüderle)說。
「我們要確保經濟成長」左翼黨領導人Bernd Riexinger說。
「我們需要一個增長戰略」綠黨議會主席特里廷(Jürgen Trittin)說。
似乎這才是避免金融危機的唯一途徑,歐元危機,歐債危機:創造更高營業額、更多利潤,更多的成長!在每一個工業國家都可以聽到相同的呼喚。每一政黨的政治家都希望他們國家的企業能夠年復一年生產更多的汽車、牙刷、電視、T卹、桌椅。未來五年、十年、二十年。多多益善。
理智說它是「奢侈浪費」;權術稱它為「經濟成長」
人們經常忘掉,經濟要能夠增長,必須有人不斷購買新產品,未來五年、十年、二十年。這個人很可能就是楊恩。
必須說清楚:楊恩這個人其實不存在。或者更準確地說,不僅僅只是楊恩一人,而是上千人次的楊恩,他是典型德國當今18歲的青年。這個人物乃是漢堡一家廣告代理Jung von Matt基於調查和家庭探訪得出上千數據,而創造出來的一個人物典型。
之所以把這個典型人物喊作楊恩(Jan),因為這是這一年次最常見的名字。他住在北萊茵 - 威斯特法倫州(Nordrhein-Westfalen),因為德國大多數18歲青年都住那裡;他還是科隆人,因為科隆是在北萊茵 - 威斯特法倫州的第一大城。他與父母一同生活,因為普遍18歲德國孩子都還住家裏。他與爸媽關係良好,但這個問題對未來德國經濟增長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楊恩的房間外觀如何。
廣告代理Jung von Matt的人根據調查重新打造這個房間。他們把傢俱置妥、用德國目前最流行的壁紙粘在牆上。糊好壁紙的牆壁,掛上紐約布魯克林大橋和曼哈頓區地圖的海報,因爲青少年通常會把心中嚮往地的海報掛在牆上,而紐約仍然是青年人心中最愛。他們把楊恩第一個女友的明信片釘在書桌旁邊,床頭櫃上放著一盒保險套,因為大多青年的第一次都是在自己的房間完成。棉被底下還塞有一個幼時玩的玩具熊,雖説業已長大成年,但與曾經第一隻玩具熊還是難分難捨。
廣告公司把一個年輕人的房間裝潢妥當,以試圖揣測他們的感情世界。得出一個物質充裕、德國經濟繁榮的結論為出發點,然後提出一個與德國未來經濟息息相關的問題:楊恩擁有的夠不夠多?
人,一個貪婪的動物
有一個人,他認爲他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類似漢堡廣告公司的作法,他也塑造了一個適用於所有人的典型。只是他的理論沒有統計數據的基礎,而是來自於他個人的主軸思維。他認為人類永遠貪得無厭,而稱他們為「經濟人」(Homo oeconomicus)。
這個人是意大利工程師和社會學家維爾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他處於1848年至1923年間,並號稱自己是「冰冷中立」的科學家。帕累托認爲「經濟人」乃是一個意義不完整的生物,被慾望驅動、不斷積累財富。基於此人性認知,而衍生了幾乎所有相關的現代經濟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