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24

中國短征 China's "Short March"


相對于共產黨光榮的“長征”黨史,Time Magazine 的這篇報導名曰“中國短征”。指的其實是目前中國各大城市鋪天蓋地般往周邊發展“衛星城”。

目前在中國超過百萬人口的城市就有49個,而美國在2000年僅有9個。這49個城市的人口增加毫無減緩之勢 – 大城市有增無減的擁擠,在二次世戰之後,造就了美國中產階級的興起。他們的訴求是:多一點生活空間、用合理的價位取得、也許還附加一片供兒童玩耍的綠地、或是稍微清新一點的空氣…

“短征”在中國各地展開了。上海目前有二千万人口,二十年後,很可能發展成雙倍的人口。大城市把它鄰近的小城市收編為腹地,這是建築商的商機延展,而非中央政府有系統的發展計劃,響應的是新興中產階級的生活需要。而,它會為中國會帶來什麽後果呢?


作者看到的兩個層次,環保和政治的,其實沒有新意,只是在對他描述的“短征”現象多了一筆對現存現象的描繪和肯定。

環保的:
這些發跡于城市而住在城市腹地的中產階級對生活滿意,他們對自我的肯定來自于他們是有車有房產階級。所以他們要求綠地和新鮮空氣,卻也無視公共交通設施,他們是馳騁于高速公路、製造汽車廢氣的一群。可想而知延伸的爆炸工業:汽車生産工業和高速公路的建設!

政治的:
建造“衛星城”的勞力,被稱之爲“流動工廠”。流動工廠工人是那些造就衛星城的建築工人。不像福特汽車創始人,把汽車價位壓低到汽車生産工人都有能力成爲福特車主。打造衛星城的工人只能在一個衛星城的完成和下一個的建造中流動著。他們收入低微,還要分寄給傳統農業已經式微的農工家人親戚。而他們自己就在逐漸消失的傳統農產地皮上,建築著新興住宅。

傳統智慧認爲一旦堅強的中產階級形成,就是民主降臨的時刻!但那是臺灣和南韓。事實上中國的中產階級不是中國人口的大多數。8、9億的中國人口仍然是赤貧,這是美國總人口的三倍。流動工人和衛星城新興移民明顯成爲互不往來的兩個階級,而前者舔著生命的苦澀,承續著推動經濟奇蹟的勞力。這個奇蹟是否最終是個洶湧的活火山有待觀察。

作者對這一切現象的危機預示的報導,卻是基於自身買下上海近郊新松江區的公寓後而來的觀察。所以字裏行間隱隱透露著,衛星城房地產的發展契機,或許是對自己投資的期許吧?!

為文記者的老婆是中國女子,老婆領著這位美國老公到上海的近郊松江區購買一批新興落成的房子。他們也買下一套房子。模糊記得文章中的一張照片:他跟老婆站在新落成的建築物前,一條溪流邊站著一位當地農民...

農民目光呆滯地穿過溪流
穿過這兩位正在物色房子的夫婦
投向一片新落成的高樓住宅...
照片下方還附註道:“這位農民正在想什麽呢?”

我猜他正在想:
以前這裡還是一大片農耕地
以前我爺爺、我祖父、我爸爸晨出夜歸地耕作這片土地
然後怎的大家不耕作了
然後怎的政府來徵收土地了
然後怎的新起一片高級樓房了
然後怎的老外也來了
然後怎的這片土地變得與我不相干了

文中記者就看到BK所道出的環境污染這一點。到松江區的買房的絕大民衆是新興的小資階層,他們在城市中工作,成家立業,小有儲蓄,希望給予家人一片“綠地住宅”。

這個族群不是會參與公共交通設施的一群
這個族群是擁有自家轎車的一群
農耕田地的消失
衛星社區的興起
並沒有相應的公共交通網鏈接
高速公路建設的速度在中國驚人的
這一族群每天馳騁在高速公路上
這一個心中夢想“綠地住宅”的族群
正在用最快速度啃噬這片“綠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