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26

Berliner Kiez Kultur 柏林的鄰里文化





這一晚 – 笑爆了!是呀!謝謝妳,我的女友!牽引我到Wedding!

Wedding(威丁區:柏林北部)是柏林的一個行政區。那裏因爲租房便宜,所以自然延攬低收入的柏林居民。我在那裏渡過生命的自我意識覺醒期1984-1989。整整五年,然後離開柏林,去杜塞道夫市工作了。1991年才又回來。


二十多年來,由於社會貧富加劇,威丁區每況愈下成了今日典型「外籍居民區Ausländerbezirk」。認識社會弱勢人的生活内容、喜怒哀樂 - 就從威丁區的Prime Time Theater 開始。


女友跟我說要早到、要拿票。等我到了,拿到票 – 售票員感天謝地説道:『妳終于來了,我正準備把預約票賣給現場觀衆啦!』和氣的售票員接著說:『每一張票就是一個位子,不對號,20分鐘前已開始入場,妳們六人怕坐不到一塊兒,妳 – 快去找位子吧!』依言入場竟傻眼?!灑落在每一個位子的竟是各款衣物?!眼光垂落之處尋找位子的直覺告訴我「已被佔領」。這個話劇院此刻看來好像是一間「公共洗衣房」,座椅成了曬晾衣物的架子。這樣竟然跟鄰座辯論起來。『哇!「佔位」在德國意味「脫光衣物」?我要六個位子,身上衣服哪夠我脫?』更有甚者,有人把一條長圍巾披晾開來,一下佔領一整排。好不容易最後還是跟女友坐到一塊兒,皆大歡喜。

哈!這齣話劇很爆笑。它是一齣連續劇。這一集名字是《65集:好威丁、壞威丁 – 夏季專輯 Gutes Wedding, Schlechtes Wedding – Summer Special》。


原來售票員就是劇團主持人。挑大樑的劇團主持人Ahmed Ölgür,從名字看來他應該是土耳其裔。五人劇團,每個人扮演多重角色!吭不啷噹地一個威丁區的各色人物出現眼前。他跟觀衆對話,操著滿口的「碎片式德語broken German」。扮土耳其裔回民角色嘲諷航空待遇、扮希臘裔心理醫生嘲諷解讀希臘危機。威丁居民的男歡女愛、家庭衝突、青少年少女問題,連大肆流行的「自然力Energie」或密教式的心理諮詢也在被嘲諷的行列。小人物生活積怨、衝突、不耐就在今晚的小舞臺大創意地幽默爆笑中化解開來。


Ahmed Ölgür 在話劇開演前,請座無虛席的觀衆舉手代表來自柏林哪些區域。雖説近二百人的觀衆百分之五十都是威丁區居民,但此齣話劇的受歡迎也吸引了另外百分之五十其他區域的居民前來觀賞。


Kreuzberg Kabarett: Scheinbar Varité

Kreuzberg Kabarett: Scheinbar Varité Eingang 入口

可以相媲美的是前些日子去「十字山區Kreuzberg」一家卡巴萊(小型時事諷刺歌舞表演酒館Kabarett)名字是「Scheinbar Varité」。這一家小公寓式的歌舞劇場號稱全柏林最小的劇場,觀衆前心貼後背地擠滿坐滿也只能容納60個人,但是場場爆滿,居民趨之若鶩。


可愛的十字山區居民把橋墩貼上圖案

是的,柏林不僅僅主流藝術蓬勃,非主流的地下藝術早已成了柏林市的特色。最特別的是「Kiez Kultur (姑且譯為鄰里文化)」的地下藝術在全柏林各區各域如雨后春筍,以蓬勃不可一世的熱力展開來了。


Am Gröbener Kietz

要了解「Kiez Kultur 鄰里文化」的内涵和對區域居民的影響,必須先了解“Kiez”這個字的來源。


“Kiez”在中世紀指的原來是日耳曼民族僕役結構下斯拉夫人民自己的結集居所,斯拉夫居民通常鄰靠一座德國統治的城堡而聚居。“Kiez”這個詞根據維基註解,是斯拉夫語chyza = Hütte, Haus 小屋,房子。概括7~10世紀外來人的居所,指的是擁擠的村落。這個詞通用於東北德如漢堡、柏林市。而多少有點貶損區域性居民的墮落之意。


在柏林,“Kiez” 今天代表一個小居民區,同時具有正面的意義。它意味一區古老建築和此區的居民生活。最值得注意的是,它不一定跟行政劃界發生關係,反而跟濃厚的鄰里特性密不可分。“Kiez”的居民通常在城市的某個小區域交通便利且擁有一切生活所需:基礎設施、商店、酒吧等。因此柏林俗諺說:『他足不出戶Der kommt aus seinem Kiez nicht raus』意味著:此人只在自己小圈子過日子 - 因為這個“Kiez”小區域滿足他一切日常的生活需要。


而也正是「Kiez Kultur 鄰里文化」打造了柏林人的生活内涵。


2010年5月23日的《柏林晨郵Berliner Morgenpost》報導根據最近一項歐盟在各大歐洲城市舉辦的民意調查,比對2006年的調查結果,柏林市成了全歐最受自己居民喜愛的城市。這項民意調查希望在歐洲75個城市裏,從居民對自己城市生活品質的評定結果,作出區域政治優劣的比較。調查重點不在客觀數據:每個城市居民擁有幾平方公尺綠地或劇場座席;而在居民對居住城市的主觀感受。94%的柏林市居民對自己城市的文化生活表示「滿意和非常滿意」。比2006年高出5個百分點,也令人詫異至極的是柏林人認爲柏林市市容美好, 建築和街道都非常美麗!另外,87%的柏林人對自己的「Kiez鄰里生活」相當滿意。


記得在“佔位子”而和鄰座辯論起來「德國人搶位子的不雅」,最後跟這位讀法律的鄰座竟然聊得甚爲歡暢。他感興趣地問我來自哪個國家,也談到了臺灣跟中國的問題。

他問:『臺灣有多少人口?』
我說:『2千3百萬吧!』
他續問:『那中國咧?』
我說:『13億多吧!』
他下結論了:『人口不成比例,“反攻”無望啊!』
該我下結論了:『錯!21世紀的今日,人口數字不是勝算的條件!“軟權力”才是!』
哈!換德國佬啞口無言了!


同理可証,若今天柏林成爲最受市民所愛的城市,也在於城市「軟權力」的打造呵!

〈後記〉

謝謝 A-Strong 寄來的窩心郵件,我想這也是地方文化「軟權力」的呈現。允許我在此登出一小部分。另,今天我發出一封郵件,結尾是這麽寫的:Success is always there, where the creativity and loving thoughts are. 創意和愛心所到之處必定成功,在此,應該蠻切題的。

這是台灣的一個小村子~~真是用心啊!!

嘉義新港板頭村雖然是小村莊,但處處是藝術、處處有驚喜。

灌溉水渠小橋,水泥牆上也可看到可愛的馬賽克拼湊藝術

新港板頭村是個有點小神奇的地方,同時擁有地方幽默

瞧!看了都想跟愛侶牽手過去坐它一下

◎ 如何去:


走中山高下嘉義交流道後,有兩個出口(往嘉義和往新港),請沿159線(北港路)往北港方向,過新港遇高鐵高架橋(159.164線3公里處),右轉直行約700公尺,總車程約20分鐘。

總的來說很好找,就是下交流道往新港方向,一直走會碰到高鐵的高架橋,請走外側車道,因為過了高鐵高架橋後約十公尺就要「右轉」一條小道路,一直往前走(開車約2分鐘左右)就到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