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1

亦武風,歸去來兮?

廖亦武和左側的比爾曼
Glaube vor den Mauern (deutsche Version)

他不斷地說
好似夢一般地–他的主觀體驗
卻是夢一場地–他的旋風掃蕩

活在這一夢境的人
不會不知道
他征服了德國媒體圈
不會不感受
他席捲了德國知識界

「他像是逆風中的一股清新空氣」
《明鏡日報 Tagesspiel 》這樣形容他。

10月30日亦武與比爾曼惜別晚會„Der Glauben vor den Mauern“,説是「圍牆前的信仰」成了好一場亦武風壓倒比爾曼風!


德國著名詩人歌詞作家沃夫比爾曼(Wolf Biermann)1936年生於漢堡,17歲高中畢業「移民」東德,在東柏林就讀鴻堡大學。1976年冷戰期間西德工會邀請比爾曼到科隆舉辦一場音樂會。音樂會上他公開批評東德政府,之後就面臨以「嚴重違反東德公民義務」為藉口,被褫奪東德國籍的命運。由此比爾曼走上反動的道路,而且得到東德文學藝術人士的聲援和支持。


他的背景跟廖亦武的確相似,藝術家被政治迫害於是向反動的方向狂奔。但是10月30日那晚儼然出現風格絕異的兩位反動人士。


冷戰時代比爾曼被西德社會標籤化為「反共義士」,冷戰過去20年的今天,他還是以同一個姿態出現。。比爾曼一心一意自我追逐「冷戰反動情緒」,既沒能傳達東德、或是西德、甚或一德的文化認同,也沒能與來自四川的詩人作家廖亦武,交換各自生命體認的藝術情感。問答之間,那一份咄咄逼人竟然被廖亦武怡然自得的智慧,四兩撥千斤地稀釋盡淨。加上臺上座位安排:比爾曼坐在左側,一人撥弄吉他唱出當年令人心醉的知名歌曲。右側三人分別是朗誦廖亦武卷詩的德國男聲,廖天琪是廖亦武説話的德國女聲和他本人。這麽一來東西壁壘天然屏障形成。


而動人心弦的真是這位四川詩人的放浪不羈和悲愴美感。如同下面這一段德國之聲的報導所述: 廖亦武告別柏林德國人期待"再見"
【10月30日晚19點30分,德國首都柏林巴比倫電影院內座無虛席,400多名現場觀眾期待著廖亦武和比爾曼(Wolf Biermann)的聯袂演出,其中包括前總統克勒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塔•米勒。


廖亦武以一曲《河殤》主題曲拉開表演的序幕,"誰知道,天下黃河幾十幾道灣…….",帶著川音的悲愴之聲,讓人們突然回到了80年代末的中國,那個人心思變,群情激奮,最終卻在槍口下萬馬齊喑的年代。


他的感情和精力都投注在音樂之中,無論是講述中國"古拉格監獄"的《塔里木河》,還是描繪死囚困境的《死刑犯的話》,廖亦武時而高亢、時而低沉的嗓音隨著磬、簫,乃至算盤的伴奏,演繹出一幕幕中國底層社會的世態炎涼。


地下的日子
人不如狗
哥哥你莫回頭
背井離鄉,去找自由
自由有沒有?



左一:前德國聯邦總統克勒
 自由有沒有? 廖亦武在離開德國的最後一晚留下的這個沉重的問號顯然打動了很多曾經經歷同樣困惑的人們。 曾經有過在極權統治下生活經驗的赫塔•穆勒在台下淚流滿面,泣不成聲。 而前德國聯邦總統克勒則把希望寄託在將來,"廖亦武向我們傳達了這樣一個訊息:人類一直在努力尋找自由,為自由而鬥爭。】


臨別依依,頻頻回首,淚溼盈眶不悵然,望穿秋水是期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