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10

重新反思「鴉片戰爭」Wozu der Opiumkrieg alles gut war

Schmuggel an der Stadtmauer: Während des Opiumkriegs wurde das Rauschgift heimlich nach China gebracht (Holzstich um 1850) 清朝末葉城牆外走私鴉片的活動
若今天回憶「鴉片戰爭」,你會有什麽聯想?林則徐?萎靡不振的一代國人?無恥侵界的英國人?誤國誤民的慈禧太后?西方帝國侵略?



黑船圖The Black Ships (in Japanese, 黒船, kurofune, Edo Period term) was the name given to Western vessels arriving in Japan in the 16th and 19th centuries. (Wikipedia)
為了貿易利益互換,西方人希冀打開門戶。1853年日本經歷了美國海軍壓境的「黑船事件」後,馬上就懂了,而且接著開始明治維新,進入真正「大躍進」的年代。不似中國,日本並沒有面臨鴉片的誘惑,更沒有爲了戒毒而莫名其妙地掀起戰爭。


今天回首反顧,林則徐這個字號的人物在中國歷史上成了廉官英雄。中國閉關自守,唯一允許通關的廣州,爲了戒毒,一把火燒掉船隻鴉片,一聲令下廣州門戶關閉。這些都是引起「鴉片戰爭」的直接導因。


若說「鴉片戰爭」是一份國恥,就更有深刻反思的理由。《法蘭克福匯報週日刊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 am Sonntag》2011年4月10日漢堡世界經濟學院院長Thomas Straubhaar(Direktor des (Hamburgischen WeltwirtschaftInstituts HWWI) 寫下一篇文章,名為:「鴉片戰爭的各種好處 Wozu der Opiumkrieg alles gut war」。中國歷經百年閉關自守,英國人卻找到開啓鎖國之鑰:鴉片。

 
沒有中國帝王夜郎自大的狂妄,沒有中國帝王井底之蛙的自以爲是,如何會有「鴉片戰爭」?

自清朝至今,我們親眼目睹一個自始至終沒有啓蒙過的民族:清朝末葉顯示自大愚昧無知落後。戰爭、不平等條約之後:中國人極度自卑開始崇洋媚外。北伐抗日便宜了暗中坐大的共產黨。「解放」之後,毛徹頭徹尾進行「革命」,革除所有一切屬於中國的文化傳統。於下面的譯文中,很清楚地闡明中國百年經濟災難到20世紀中葉老毛的時代達到巔峰:中國國民產值可憐地僅佔全球百分之五,一落千丈遠遠少於清朝時期。説是追循馬列主義,其實空洞虛無追尋的只是權力薰心的一黨專政 – 因爲毛對西方文明一竅不通。所以中國人的精神文化,青黃不接之餘。鄧小平打著「資本主義」的旗幟,一頭栽入光陸怪離的拜金死圈。


所以1000萬歐元德國國民稅金,在北京興辦大型展覽會《啓蒙的藝術》,根本是對牛彈琴。結果是艾未未身繫囹圄?!德方透過外交交涉,端看北京釋放的信息(詳情見文「善意伸出之手,血腥」),就可以嗅出遺傳清朝帝王典型夜郎自大的愚昧 – 一個從未啓蒙過的國家,一個不懂得啓蒙意義的民族。中國人從百年前的鴉片戰爭走到今天,終于回到原點。


《法蘭克福匯報週日刊FAS》2011年4月10日:「鴉片戰爭的各種好處 Wozu der Opiumkrieg alles gut war」(Deutsche Version)


作者:Thomas Straubhaar


中國歷經百年閉關自守,英國人卻找到開啓鎖國之鑰:鴉片。


『若想了解世界經濟歷史,就必須對中國深入研究。』歷史學家David S. Landes寫道。他的精闢見解,同樣可見於歷時長久的宏觀經濟成功案例分析指標。從耶穌誕生到新時代降臨,中國一直遙遙領先。中國的發明條列之多包括紙張、火藥、羅盤、地震儀。除外還有現代的引水渠道、水壩、街道、橋梁各種建設。早在1820年全球三分之一的國民經濟產量來自中國。西歐產量僅佔全球五分之一。美國才僅僅達到2%。


但是當中國躍居世界之冠的同時, 其實也開始搖搖欲墜。原因是早在15世紀中國開始轉向鎖國政策。中國逐漸遠離世界各國,同時開始封閉港口、閉關自守。當時中國自信自大,對自己的優勢深信不疑,一個自給自足的經濟,與落後的西方進行貿易不僅沒有任何益處,更有甚之,可能反而危及中國政治、經濟、中國獨立的社會。


十八世紀末葉,英國一支考察隊載運滿船滿箱歐洲高科技產品,渴望與中國達成協議,進行雙邊貿易。竟然被粗魯地拒絕。『我們不虞匱乏,對舶來品從來不感興趣,請帶上貴國的禮品回去!』國家嚴格控制私人與西方進行貿易。廣州成了唯一可以與歐洲進行極少量物品交換的港口。而全中國的經濟自成一套内需封閉系統,與西方毫無關係。


同時間相形之下,中國的鎖國政策造成另一個更嚴重「傲慢的罪惡」的後果。自以爲是地與世隔絕,中國徹頭徹尾錯過十八世紀起於英國工業革命的契機。它一舉二分化了世界:開始同步共進工業化的國家成了富裕國,而停滯不前的國家則開始擁抱貧窮落後。英國屬於前者,中國屬於後者。結果是:既有軍事優勢,又有經濟實力的英國,爲了尋求資源和銷路,開始強行打通以往一向不開放、不得觸碰或是不甚吸引人的區域。譬如東南亞區域也相繼一步步地被併吞掉。中國帝王對英國開闢征服的政策並非麻木不覺。而且爲了保護本國疲弱的生産,與英國強大工業相抗衡,不得不更加厲行鎖國政策,於是造成中國經濟的一蹶不振。一個無葯可救的惡性循環,到今天誠然證明保護主義不但無法解決問題,更有甚之,它會惡化現行既有的弊病缺陷。


儘管中國公開對外實行「閉關自守」的政策,西方與中國的貿易逐漸增加。透過非官方不公開的管道西方與中國商人做生意。慢慢地中西雙邊貿易的不對稱逐漸明顯。中國不情願也不被允許進口西方物品,相對地,世界對中國的茶葉、絲綢、成衣、陶瓷、珠寶、地毯、香料、草料和鹽巴有高度興趣。


結果是貿易不平等:中國出口比進口得多,造成西方付給中國超量銀幣以支付逆差。這個現象造成英國對消費力腐蝕和失業增加的懼怕。由是歐洲開始尋找一個針對中國熱可炙手的出口產品。最後找到了 – 鴉片。


1820到1840年短短的幾年間,儘管嚴禁嚴罰,鴉片買賣暴漲。西方的貿易逆差立刻得以改善。終於中國從外國進口的貨物(大多是鴉片)多於輸出物品。爲了抵制進口逆差,必須賣出更多的銀幣。爲了阻止販賣更多銀幣,同時阻止更多的鴉片進口,終於廣州港口被關閉。這個事實對英國人而言,鑿鑿證明宣戰的理由。但是這個戰爭直至今日雖以「鴉片戰爭」為名,卻不是為「鴉片」而戰。它其實就是一場曠日持久國與國間貿易流向不對稱的貿易之爭。不僅僅英國,中國也承受不了長期貿易流向的不對稱。


工業化經濟實體的英國軍隊顯然大大地優於中國。於是中國在這場鴉片戰爭中幾近全軍覆沒。英國得以強制中國大開門戶打開市場,同時確立香港殖民地為橋頭堡。接著中國面臨的是百年經濟災難,幾乎可以比擬東西德統一後東德經濟崩潰瓦解之狀。因爲中國手工業製品面對英國的現代工業機械製品相形之下一敗塗地。新起的自由貿易機會立刻磁吸西方國家 – 恰恰如同今天的「新中國」效應。輸向中國的出口產品激增。


中國方面則爲了負擔工業技術進口品,必須擴大茶葉和絲織品產業。這直接影響到基本糧食作物的生産,同時間糧價暴漲,民間生靈塗炭。1820到1870年間,中國平均國民實際收入大約是12%。相形之下,英國平均國民實際收入同時期則達到87%。1820年中國國民產值佔全球三分之一,到1870年一瀉千里只剩下一半僅佔全球的六分之一。而且直至20世紀中葉竟然少於5%。由於國際競爭力的喪失,中國在國際上的領導地位先是拱手讓給英國,接著也被美國遠遠地抛在後面,而且直到今天並沒有能夠挽回局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