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17

《中國人的性格》 Oh! Chinese!



已在歐洲生活三十年的我,對來時路並不無所謂的我,總也穿梭在文化價值之間,面臨中西文化的價值衝撞。探索的日子裏,我感謝誠品櫃檯,循著我的書單 - 把第39本書交到我手中 《中國人的性格》。

這是一本學術研究的書籍。對我個人感召價值而言,此書僅次於余英時的《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

沒錯,我非常有目的地想要了解中國人 – 因爲他們對我而言非常陌生。不僅僅是大陸人、也是青青國度的家人、朋友。有這種稱謂「旅居華人」,那不是我,我從不「旅居」。「居住」的同時對我意味「植入」。要「植入」你不能不吸收土壤。從年輕歲月的「植入」到現在,好像我成了居住當地人。有意識地尋根,面臨種種價值衝撞,這才意識到我需要重新認識,這個我曾經揮手作別的地方。


而這本書總也讓我禁不住闔書感嘆,又重新攤開,飢渴地尋求認知。

如新版序所言:「這本書初版於1972年。出版者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書中内容主要是從行爲科學的觀點探討中國人的性格與行爲,這在當時尚屬創舉。」後來因爲「特殊政治影響力」而被禁。香港、臺灣都先後出現盜版。直到1987年允許重新出版。這本書的「形式」也很特別,來自12位學者撰文(文崇一、朱岑樓、李亦園、李美枝、吳聰賢、徐靜、韋政通、曾文星、楊懋春、楊國樞、項退結、瞿海源),每一篇撰文交稿後,12學者聚集探討,討論會主要以「批評」為基調,批評心得就其文之後同時刊出。此書的「掛名作者」是李亦園、楊國樞。

因爲是學術書籍,所以趣味性不高。但是對我個人答案尋求的價值卻是滿滿。其中更是徐靜先生的文章令我折服:以童話來記載分析一個民族 - 《從兒童故事看中國人的親子關係》。

這裡必須插入跟我共同從藝術之都出發,回鄉為子女的華語教育做出貢獻的女友,我們吸納「根」的芬芳同時,我面臨「要錢」;她面臨「迫吃」。當然 - 「錢」和「吃」基調是相同的 - 「口腹之慾」的滿足。我們就中國人「口慾依賴型」的民族性格,粗淺探討,雖然「迫吃」比「要錢」來得溫馨,但終究透露出民族思維基調、、、

此文採用《廿四孝》、《西遊記》、《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台》、《牛郎織女》、《薛仁貴征東》眾所周知,且常見于兒童讀物、甚或小學課本中的故事來闡明「民族性格」。

徐靜先生分析中國孝行和親子關係:

(一) 養兒防老:西方兒女長大就該獨立,中國兒女必須要反哺。不似西方父母認爲撫養孩子到成人,孩子就必須自力更生,中國父母認爲彼此間相互依賴的關係,應該終生持續。中國幼兒口腔期會得到相當大的滿足和來自父母的愛,相對西方幼兒從呱呱墮地就必須自己睡自己的床,得到來自父母的愛護關懷方式相當不同。

(二) 孩子為父母找尋活命的,或可口的食物,成了「孝道」。從精神分析的觀點來看,可解釋為「口慾依賴型」。這一類型的人,不僅依賴,而且要求很多,人與人之自我界限(ego boundary)不清。認爲自己需要的,對方「應該供給」,如果對方不給,則由失望轉爲憤怒,對令其失望之人懷有極強仇恨心理,這點從許多中國父母,對於不能順從其意思滿足其欲望之子女,痛恨入骨的程度得到證實。外國人與中國人爲友,常覺得一旦交上,就「黏」在一起。這點除了受社會環境背景的影響外,恐怕也與這種「依賴索求」的群體性有關。

「口慾依賴型」的特點是「自我界線不明」。所以,當一個人面臨「不安全感」時,開始以「孝道」、「手足之情」包裝自己的不安全感,從跟兄弟姐妹身上「索求無度」得到滿足。因爲不是「乞丐」,所以不是索取「食物」。滿足不安全感的動機,就是「要錢」或「要綠卡」。家庭中每個人生活,不是個人自己獨立生活延展,它成了「一大家子」的事?!包裝自己「不安全感」的藉口譬如:『怕他會跳樓自殺!』

(三) 廿四孝在在要求「孩子的犧牲自己」:《扇枕溫被》、《恣蚊飽血》讓自己身體受苦。《棄官尋父》捨棄難得的社會地位和成就、《彩衣娛親》的老萊子放棄成人的尊敬、甚至犧牲生存的權利《賣身葬父》。如同蔡文輝先生(1964年)所言:『在家庭中父親是一家之主,指揮者和命令者,他具有很大的權威、、、,他代表祖先的權威,因此他甚至可以殺掉他的子女,而為人子者在家庭中是服從者』。這種對父母權威的尊崇,推而廣之,變成對一切權威的絕對服從,「移孝作忠」可説是人民與政府(「子民」與「父母官」)之相互關係。

(四) 任何事情,只要是爲了父母,不論其本身性質爲何,都可被接受;不僅被接受,而且被讚揚,被傳頌,被用以教育後世,包括偷竊《懷橘遺親》,包括謀殺《為母埋兒》。中國兒童養育不以對錯,而只關心「別人怎麽想」,注重「人與人」之關係,而不是重視是非真理,説明中國人爲何被批評「愛面子」、「重人情」而缺乏法治精神。舉例來説,中國人請客出入館子,互相禮讓不已,因爲都是「一家人」;擠公共汽車,很少不爭先恐後,反正大家都不相識。(這個現象在青青國度已有明顯文明改進,唯大陸仍是案例一樁)。

(五) 中國孩童的少年期養育,可用最經典的《西遊記》來演繹。在這裡代表小孩子的猴子,想要長大成人的慾望,被斥為叛逆,最後終于被象徵父親的權威們,出面制服,鎮壓在五行山下。從人格發展的觀點來看,《西遊記》裏孫悟空的經歷正可代表一個中國孩子自出生到長大成人所經歷的各階段,其所遭遇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孫悟空代表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孩子,自以爲無所不能,妄想與父親平等(自封為齊天大聖)。《西遊記》裏如來佛、玉皇大帝、唐僧、四大天神、觀音菩薩等,都是中國大家庭制度的投射,同時也表示,反抗父母權威,是一件社會所不容許的事,「人人得而誅之」。孫悟空妄想取玉皇大帝而代之,「一個觔斗翻了十萬八千里,仍然打不出如來佛的手掌」。而孫悟空頭上的金箍圈,則是中國人性格中「外在約束」的具體象徵。

(六) 希臘神話的《伊底帕斯》隱喻三角關係和父親與兒子的鬥爭。相對應中國童話《薛仁貴征東》。後者内容描述父親在長期離家後回來,在路上遇見了猛虎要咬人,他要殺虎救人,卻誤殺了那個年輕人。到家後發現妻子床頭有雙男人的鞋,懷疑妻子不貞,後來才知道那雙鞋原來是自己兒子的。《伊底帕斯》的結局是兒子殺死了父親。相對應中國童話《薛仁貴征東》則為父親殺死兒子,顯然比較符合以「孝」爲重的中國文化。

(七) 《白蛇傳》、《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台》都代表年輕人戀情受阻於父母,結局總是父母勝利,結局總是「孔雀東南飛」。而只有在子女本身變爲父母時,父母的權威才逐漸減退,如《白蛇傳》中許仙之子為父母呼冤,兩者的身份互調,由子女監管父母的私生活,如同父母曾經干涉子女的婚姻一樣。周而復始,互相依賴互相干涉的關係永遠不變。

韋政通對於「崇古取向」、「祖先崇拜」、「家族傳統」的描述令我稱讚!他說早在民國十二年,錢玄同就已懷疑過堯、舜不是歷史人物,他們只是「理想人格」的名稱而已。而韋政通認爲甚至禹、湯、文、武、周公,都是儒、墨兩家有目的構想出來的偉大人格。春秋戰國百家齊鳴,孔孟主張内聖外王,把先秦諸子理想化,透過古聖開啓道統,引發崇古的價值取向,如此傳統裏的道統權威得以維繫不墜,傳統哲學無以如同西方哲學開闢出衆多領域,以及知識人創造力萎縮,於此獲得一個合理的解釋。

中國人的態度沒有什麽新的事物發生在現在或未來,所有的美好事物,都已發生在遙遠的過去:所以堯、舜禹、湯、文、武、周公才是中國人民應該效法的先聖先賢,所以祭祀祖先才能遙遙呼應傳統美德,所以透過君臣父子倫常來擁護框架家族傳統。

文崇一從價值取向談中國國民性的「權威性格」也很經典。他引述Freud佛洛伊德將人格分爲「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而闡述「超我」乃是個人接受社會文化熏陶而成。或也可説是「社會性格」

儒家簡單地用二分法把社會人群分爲兩類:君子和小人,即統治者和被統治者。按照孔子的想法,小人僅會計算私利,所以強調以君子作爲安定社會秩序的力量。孟子衍生出一套「君臣父子」的辦法,嚴格執行倫常之間的從屬關係,以便統馭。而到漢武帝經由董仲舒加以發揚光大。把「天」擡出來放在最上面,造成一個權威系統。於是「天地君親師」呼之欲出,全民崇拜。基本遵循四個法則:

1. 認定三王五帝是最好也是最高的政治理想

2. 孔孟理想衍生出一套做人、處事甚至做官的實際制度:「君臣父子」

3. 確定人才主義的「科舉制度」,但是「人才」並非政治或經濟精英,而是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視爲一貫作業而訓練出來的人。這樣,他們當然只能跟著傳統和權威的道路走。

4. 家族被承認為一種絕對價值,也就是Parsons所說的「集團主義collectivism」。Parsons在他1966年的書中提到『構成中國傳統價值的基礎是集團主義。集團行爲把忠實當做順從,不忠實當做偏差行爲』

中國人的權威性格就是在這樣的教養和學習環境中養成。它的特徵是:

1. 服從天(也代表宇宙)、皇帝、長者和有政治、社會地位的人;
2. 尊重過去的知識和經驗
3. 順從既有的社會規範
4. 看重集團的名譽和利益

個人是應當忽視的,個人的生活方式必須接受集團(家族)的安排,它的極端就是「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父要子亡,不敢不亡」。權威的反面就是服從,服從久了或習慣了,人就很容易變成一種馴服、依賴、缺乏勇氣、缺乏創造力的性格。這種性格支配著大多數的中國人達兩千年之久。這種性格多半由長期的傳統和權威價值取向所造成。

當然,要貼近什麽價值端在個人。可惜呵 – 我已踏上不歸路!我好生來了解你、我、他。這一趟 – 必須走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