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13

轉世重生的恐懼 Angst vor der Wiedergeburt

Buddhistische Mönche in Shanba, Provinz Sichuan 四川省山壩村的佛教僧侶
Dalai Lama 達賴喇嘛

2011年11月17日《時代周報 Die Zeit》Angst vor der Wiedergeburt 轉世重生的恐懼 (Deutsche Version)

作者是Angela Köckritz。原來駐北京的Frank Siren 被 《時代周報》撤下。謝天謝地!

達賴喇嘛的時代走向盡頭。信徒開始為他的繼承人公然與中國共產黨對抗。

寬闊的草原,無盡的綠色。如同龍背的山群,流瀉出大片草地 – 他打那兒來的。溫暖的月份,他們看住犛牛和山羊,睡在帳篷裏,他們是夏日牧民。當寒日來臨,他們就回到石屋,作冬日農民。

15歲他入寺為僧。現在31歲的他熱愛足球、施魏因斯泰格和巴拉克。有時他會自己偷偷在樹林子踢球;他性喜肉食,愛到連手機都掛上一塊塑料臘肉飾物。他伸手撫摸深紅色袈裟裏的軀體說:『我胖了。』

從一個唯物角度來看這個和尚,比如,從中國政府的立場來看可能會想:他該知足了。活得好好地,在寺院裏精研藏傳醫學。兀自追尋他的信仰。還可以吃肉,不管佛教與否,如同許多藏族寺院定制肉食為規 -他們說素食不適合寒冷高原。但是這位和尚並不滿足。他非常害怕。害怕的是長達數十年藏人爲達到自治所進行的抗爭,與中國領導人進行的對抗走到最後重要關頭了。而且他們可能最終敗於這一輪對抗。攸關的無非是達賴喇嘛離世之後藏人的命運、所有非暴力抗議的訴求,以及藏人永不間歇的抵抗。他們的精神領袖流亡數十年,現在76歲,繼承人的制度問題把與北京的衝突推向頂峰。所有這一切未知數導致西藏地區逐漸緊張起來。爲了抗議逮捕、搜查和中國保安部隊的各種報復行動,今年已經有十一位僧侶和尼姑自焚,其中6個人喪命。

2011-11-13

Geborgen bei der Mama-san 媽媽桑的呵護

清酒、高湯、一顆寬容心靈的傾聽

這一篇文可愛至極,也引人深思。

西方的工業革命船堅炮利,以至強制貿易互惠武力壓境,到二戰之後試圖以自由平等博愛的人權訴求以及種種人文軟權力對這整個世界進行了近百年餘顛覆翻滾的改造和影響。

而 – 日本,的確是唯一西化的最早而維持自我傳統文化最徹底的國度。這個特質賦予這個國度百般神秘與咀嚼回味之美。

「自我」 – 是一個獨特無法膺造的品質,無論在於個人或是民族。所以在日本民族明治維新全般西化的同時,優美地或許無可奈何地百年來「擁有自我」,真是一樁絕大的文化趣味。當然走至亞洲非洲都可見異國風味,但是 – 日本,是一個唯一可以與西方價值和國力相提並論的國度同時,擁有耐人尋味的自我民族文化風格。

2011年10月30日《法蘭克福匯報周日版 FAS》
Geborgen bei der Mama-san「媽媽桑」的呵護

作者:Carsten Germis

Japan Männer haben es schwer. Der Druck im Büro ist groß, in der Familie haben sie nichts zu melden. Sie flüchten sich in kleine Kneipen zu älteren Damen, den Mama-san日本男人的日子不好過。辦公室的日壓巨大無比,家庭也用不着他們,只好竄向小小酒吧的媽媽桑。

剛走進佐佐木經營的「小町酒鋪」,長嘆一聲早崎先生就一屁股跌進酒吧檯前的高腳椅上。吧檯的另外六個位子已經坐滿像早崎這樣的生意人。黑色西裝外套隨意地掛在扶手上。他們邊吃家常小菜邊喝清酒。

佐佐木身著一襲深褐色和服一人站在吧檯後頭,被她的客人親昵地呼喚:『媽媽桑!』。對每一位客人老闆娘都盡心地洗耳恭聽。早崎先生沒有點東西,卻馬上迎來了一個碗和親切的微笑斟上清酒。他摘下角質眼鏡招呼著媽媽桑。『每個禮拜工作完我都會過來』工程師説道,他在仙台市一家著名的工程師事務所工作。

早崎先生每周至少兩次會坐在小町酒鋪的吧檯。其他時間則去探訪其他的媽媽桑。『這裡,只有在這裡,我才真正能夠鬆口氣。』他吐露。才剛點了第二份清酒的鄰座,邊鬆開領帶邊側耳傾聽早崎的話。接著同意地點點頭。

媽媽桑在日本是一個奇特的社會現象,而且是全球唯一。媽媽桑一手經營的小小酒鋪通常只有幾個位子,這樣的店卻充斥日本各大都市。但是要找到它們卻不容易,外地人很少會迷路撞上這兒來。要成爲媽媽桑的客人,通常須通過老客人帶路。位于仙台市紅燈區中心位置的小町酒鋪一般人也很難找得到。必須穿過偏僻狹窄的巷弄才到。從外觀幾乎完全無法辨認。一般招徠客人用的刺眼霓虹燈招牌,在這裡是看不到的。

2011-11-08

Die Straße der Tyrannen 暴君之街


In der Wall Street treffen jeden Tag die Herrscher der Welt aufeinander: Hier verwandeln Börsenhändler Zahlen mit vielen Nullen in Schicksale von Menschen, Ländern und Kontinenten. Wissen sie, was sie tun?
這個世界的統治者每天到華爾街碰頭:股票交易員把帶有無數個零的數字變幻成人類、國家、洲際的命運。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麽嗎?

2011年11月3日《時代周報 Die Zeit》

作者:Kerstin Kohlenberg, Mark Schieritz, Wolfgang Uchatius
Die Straße der Tyrannen 暴君之街 (Deutsche Version)

這篇長文對全球金融市場與政治歷史運作和今日政治疲弱作了非常淺顯易懂、深入精闢的報導。作者之一Wolfgang Uchatius生平為社會公義奮鬥,著述闡釋今日人類深陷資本泥沼,手繪人類美好世界。

二年前《時代周報》刊登他的那篇《Wir können auch anders 我們也可以這樣生活》也是令人讚嘆的深思遠見!

柏林,2011年9月12日晚上19時20分。聯邦財政部長朔伊布勒(Wolfgang Schäuble)坐在德國第二電視台的首都攝影棚,闔上雙眼。狀態十分疲憊。數小時前經濟部長羅斯勒(Philipp Rösler)還把希臘破產帶入話題。被問及讓希臘破產可是個好主意時,朔伊布勒囘說,不應該讓已經緊張萬分的市場更加惡化。隔日清晨聯邦女總理默克爾透過廣播發言:『現在最要不得的就是一個躁動不安的市場。』

紐約,十月中旬。Laurence Fink與歐洲打了很長的電話。Fink是美國黑岩(Black Rock)金融公司總裁,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所。每天他都要跟半個地球以上的人打電話。這次他的電話對象並不尋常,數個歐洲財政部長輪流與話筒另端的Fink進行談話。他們希望由他口中得知金融市場對拯救歐元的努力有何反應。

布魯塞爾,2011年10月27日清晨四時,法國總統薩科齊來到記者面前。經過十個小時的談判,他宣佈提供給希臘1,4兆美元龐大紓困基金的詳細内容。一位法國記者打斷他:『美元?可是 - 這是歐元危機呀?!』當然是美元,薩科齊微慍地囘說。這個記者招待會終究是面向全球的,而他 – 薩科齊企圖與每一位慣用美元操作的個人進行溝通,也就是國際金融市場。

他們才是這個世界的新新統治者。

連續下來的數周數月危機裏,清楚顯示準備參加本周末G20高峰會議的全球重量級國家元首已然丟失了賦予給他們職位以内涵的東西:權力。權力不再蝸居在這個世界的各個首都,而是流竄至神秘無比的虛無之所,人們謂之「金融市場」。那兒,就在銀行家、仲介商、交易員和投資人的圈子裏,才找得着這個被丟失的東西。

可是,那兒到底是哪裏?

而且,究竟是誰接收了這個世界的權力?


2011-10-31

„Occupy Wall Street“ Zeigt uns, wie Demokratie aussieht!„佔領華爾街“ 民主哪般風采?


縱身一躍跨過封鎖柵欄 – 紐約金融重鎮一位撐把紅色紓困大傘的示威人
《法蘭克福匯報周日版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 am Sonntag》
2011年10月16日作者: Johanna Adorján


Occupy Wall Street“ Zeigt uns, wie Demokratie aussieht!„佔領華爾街“ 民主哪般風采? (Deutsche Version)


„佔領華爾街“運動究竟如何與政府官方和金融系統抗戰:紐約一周行


美國塔里爾廣場位於曼哈頓的市中心,離當年世界貿易中心大樓足足有投扔一石之遙的距離。它並不很大,充其量只是一個小廣場,它的正式名稱乃是投資人命名而來Zuccotti公園,,2001年9月恐怖襲擊後又重新建起。但是在那裡聚集了一個月左右的人群,其中有些人也在那裡露天宿營,憤憤不平地硬是喊它的老名字:自由廣場(Liberty Square)。從遠處就可以聽到鼓聲,逐漸靠近陡地可見路人高舉海報,如同他們走入廣場的姿態。『墜落銀行,而非炸彈 Drop Banks, not Bombs』。


聚集在這裡的有年輕人、老年人,黑人和白人,亞洲人和拉丁美洲人,基督徒,猶太教人,穆斯林和佛教徒,老師,學生,職員,有的人來自曼哈頓住宅區、阿肯色州、甚至更遠的地方,交談數囘就知道其中一些人有點神經質,但是大多數人非常理性。看上去該有數千多人,可能還更多很難説。沒有領導人,這是一個沒有階級的群體。讓他們團結在一起的力量是共同的憤怒:憤怒生活在一個國家裡,如他們所說,他們僅僅擁有這個國家百分之一的權力和資金,其餘的人則必須自行了斷困境。『我們是百分之九十九』這就是他們的戰鬥標語,他們不斷地齊聲高喊。


本週初始還是夏日天候,乍看之下頗有夏令營般的氣氛,但是觸及的每一個話題都繞著政治打轉。 『我們要工作』、『非洲國家每年支付...』、『你願意為這點錢幹活嗎?』- 這些話語聲浪在行路之間傳入耳際。『什麼是你關心的議題?是什麼把你帶來這裡?』一個參加了第一次示威大會接下來每天晚上下班後都要繞過來這裡看看的年輕人詢問我。我告訴他,我是為好奇而來。他說他反對《愛國者法案》,反對中產階級的消失和反對債務累累的破產銀行拖垮全球經濟引致危機之後,居然故態復萌繼續炒作 - 『同時間我們面臨失業或是只有一份勉強糊口的工作,還沒有醫療保險;而畢了業的大學生不僅面臨五萬美金就學債務,還面臨一個沒有遠景的未來。』

2011-10-29

被怪物吞噬 Vom Monster gefressen

無人能夠逃過金融市場的魔掌。連銀行家、投機客也成了罹難者。他們再也無法掌控自己一手創造出來的東西。

《德國STERN雜誌》2011年10月20日 作者:Hans-Ulrich Jörges

再沒有贏家了。所謂宇宙主宰不再享有永恒凱旋的甘果。這個故事最大的諷刺在於,恰好就在此刻,人類站起來,向毫無節制吞沒世界的金融市場大聲抗議;金錢教堂的梵蒂岡 – 華爾街遭受憤怒者、變節者圍攻;銀行數十年來賭注耗盡它們珍貴無比的資本、輸掉客戶對它們的信任,同時就在社會與金錢雜耍家對峙不下的當兒,他們自己竟然也成了輸家:投資銀行家、對沖基金經理、大炒家。那個龐然怪物 - 如同德國前聯邦總統科勒曾經如此稱呼金融市場 – 竟然吞噬掉它自己的創造者。這些人不會一夜之間一貧如洗,但是他們之中的許多人逐漸開始向貪婪時代的輸家靠攏:被宰的納稅人、債臺高築的國家、絕望的政客、被嚇壞的小小投資客、憤怒異常的中小企業、被釋兵權的集團經理。再沒人能夠掌控自己所一手創造出來的東西。再沒人懂得自己所設置的運作過程。金融衍生產品流竄各處,被用來毫秒之間處理非人化交易的電腦,連它們都成了犧牲品。連它們也打錯算盤,而立於羞愧無地自容。

約翰‧保爾森(John Paulson),全球最成功的投機客,在金融危機當兒尚且下注不良抵押債券而賭贏二百億美元,搖身一變成了全美名列第十五位的大富豪。今年他的對沖基金至少輸掉六十,甚至八十億美元。他的旗艦基金Advantage Plus在今年九月份貶值19,4%,從年初到現在起碼共貶值50%。《紐約時報》報導他的境遇時用“嚴重創傷”這個字眼來形容。

2011-10-11

《時光隊伍》• Truppen der Zeitlichtwellen

《時光隊伍》•  蘇偉貞著作  •  印刻出版社


這本書很冷,筆觸很冷、思緒很冷、情節時序錯置時而詭異 – 一本上乘意識流的文學作品。一開始就是至親生命的結束。

首頁寫道:【淨身完畢,送他往太平間的時刻於是來臨。你告訴他:『張德模,現在沒事了。』。】這句話的「你」,是作家自己。作家寫的是她的一生摯愛,錯置敍述人稱,第一人稱的主觀敍述,全部轉向第二人稱。輕易地,蘇偉貞與書中主人翁和書中自己陡地拉長一大段距離 – 不用感情地遠遠眺望。卻也忠實地道出這份夫妻關係互動的瀟灑和張德模一生行事態度:【病至將死,所餘僅風格問題】。風格 – 才是一個人最終要加持的。

那麽冷調、完全褪去感情色彩,「慟」的語言找不着意識層的空隙,如何娓娓道來喪失了曾經一世的溫存和深沉?蘇偉貞選擇了用喪夫心境的真實思緒心跡來面對,那是恍惚無間、天馬行空、時空錯置、人物輪番上陣、下臺又重新來過一遍 – 那是不着邊際地永遠縈繞,如書中寫道:【後半生,清醒,無垠無涯的時空裏晃蕩,囘不到有人的地方。】

2011-10-04

《桃花井》蔣曉雲 - 和解兩岸的命運


才闔上書,不捨,又把玩翻開。封面偌大作家的姓名“蔣曉雲”。一個挺陌生 – 卻感覺像似屬於我那個年代那樣熟悉地的名字。名字下面四個極其小小的字眼“驚喜復出”,好像是出版人掩飾不住内心澎湃,卻又不願誇張地掉了份兒似地。


書名是《桃花井》。好書一本。寫的是我永遠追求父字輩的點滴。這本書不是「傷痕文學」。傷痕在每個主人翁身上烙印。這本書竟然是實實在在的「和解」。和解什麽呢?

2011-10-03

中產階級專政 Die Diktatur der Mittelklasse

阿蘭達蒂•羅伊 Arundhati Roy
2011年9月10日德國《時代周報 Die Zeit》




受訪者:阿蘭達蒂•羅伊 Arundhati Roy
採訪人:依蕊絲•拉蒂緖 Iris Radisch


中產階級專政Die Diktatur der Mittelklasse (Deutsche Version)


印度作家阿蘭達蒂•羅伊與依蕊絲•拉蒂緖一席關於資本主義,誘惑,和禁慾主義幸福感的談話。


小說家阿蘭達蒂•羅伊生於1959年印度南部。她的小說《微物之神Der Gott der kleinen Dinge(台北:天下文化,1998年)》讓她在1997年的國際文壇上一炮而紅。


問:自從9月11日數架飛機衝撞世貿雙塔倒塌,就把這個地球撞出來一個大洞,而這個洞,這個裂溝目前看來並沒有歷久彌微,反而逐漸擴大。九一 一能被視爲西方資本主義結束的一個開端嗎?


答:九一 一意味的是美利堅帝國結束的開端,而且速度目前正在急劇加速。自古以來帝國一向崛起又淪落。但全球文化和經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密的聯繫在一起,以至於一個帝國的垮臺竟然能把它周邊的一切撕毀同銷于盡。我們所認同的文明生活理念,今天被畫上了問號。


問:當前危機的規模,比我們上一代還嚴重嗎,我們的父母和祖父母,在他們的一生中就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


答:歐洲這幾代人的確付出高昂的代價。但他們的世界架構在一個明確的概念領域。那時人類追尋的方向不外乎是法西斯主義、社會主義或是民主主義。今日的我們處於這些領域的彼岸。我們不再知道我們的夢想是什麽,我們所說的幸福又是什麽意思。

2011-10-02

Unterwegs zur Plutokratie一路衝向富豪主義


Unterwegs zur Plutokratie一路衝向富豪主義
 2011年9月1日德國《時代周報 Die Zeit》



作者:Jens Jessen


Unterwegs zur Plutokratie一路衝向富豪主義(Deutsche Version)



Hemmungsloser Reichtum, betrogene Bürger: Der entfesselte Markt bringt die Demokratie in Gefahr


肆無忌憚地貪婪財富,榨欺公民:市場鬆綁放任直逼民主崩潰


早在上個世紀的七○年代,資本主義通常僅被蔑稱為「劣豬制度」,但實際上,資本主義 - 至少在西方是如此 - 很大程度上不僅人模人樣起來,甚至面對批評者可以輕易地自我辯護。它承諾了人類所有的繁榮,與社會主義相比,資本主義的承諾好像更有希望兌現。它為衆人的教育機會獲取,社會階級晉升,經濟利益共享作出貢獻。它是消除階級仇恨和階級鬥爭的原因,成爲企業經營和社會組成一個趣味無窮的動力。甚至可以說:它願意被衆人馴服掌握,以創造共同的成長和興旺 - 或者至少可以抵擋社會主義的誘惑。也許企業家還願意放棄部分利潤以確保資本主義的接受度,俾使萬世不滅。

2011-09-22

文藝復興的臉龐 Die Gesichter der Renaissance

Leonardo Da Vinci 達芬奇1490年
《Porträt der Cecilia Gallerani (Dame mit dem Hermelin)茜茜拉葛來朗妮的肖像(抱貂的女人)》。
柏林博物館島嶼之中的Bode Museum正在展出的「文藝復興的臉龐 Die Gesichter der Renaissance」該是目前這個城市的精彩之最。據説這批展品只到10月底還是什麽的,就動身前往紐約。



這個展覽有何精彩?它囊括了前文藝復興的繪畫藝術大宗。而且重點在肖像。那是一個沒有影像,而人們希冀留下社會重要人物影像的年代。所以這裡將看到曾經富裕豐沃的文藝復興前期的繪畫高瞻藝術:肖像。這個字的德文是Porträt。拉丁文裏的這個字有兩個意義:“Hervorziehen 呼之欲出”和“Festhalten 將之凝固”。這就是前文藝復興時代“肖像”的意義和藝術的境界。

2011-08-31

文人雕像:德森内菊 Schreiberfigur Dersenedj

文人雕像:德森内菊Schreiberfigur Dersenedj
古埃及王國的第5王朝,約公元前2400年

玫瑰花崗岩

高68公分

今天與女友走了一趟柏林新博物館(Neues Museum Berlin),此舘列屬柏林博物館島嶼,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爲世界文化遺產。我們僅僅對埃及舘感興趣。

而最讓我難忘的除了被柏林人深深愛戀埃及法老妻子纳芙蒂蒂(Nofretete)的雕像,就是這尊「文人雕像:德森内菊(Dersenedj」

盤膝而坐在地板上的這個人,圍裙上放有一卷展開了的紙莎草,他是一位書寫學者,也可謂之中文裏的「文人」。

這樣坐姿的雕像代表古埃及的社會精英。亦是歷史人物,透過他們的文化成果,使得他們像是詩人、建築師或是藝術家的聲名流傳下來。這樣的人就會被雕塑成像,樹立在寺廟大門示衆,讓世人數世紀之後盡情瞻仰。

2011-08-29

Manche Bücher machen wir aus Liebe 有時出書為的是一份愛

2011年8月28日法蘭克福匯報周日版28.8.2011 Frankfurter Allgemeine Sonntagszeitung

作者:Volker Weidermann

總是坐在現代文學的中心位置:莫妮卡修勒(Monika Schoeller自左起第三位)坐在柏林的巴黎酒吧(Paris Bar)

菲舍爾出版社(S. Fischer Verlag)慶祝125年誕辰。出版社負責人莫妮卡修勒在整個德國出版界不僅僅是最強大的,她也是最富有且最低調的一位。

差不多快五十年了,那時她的娘家姓還是馮赫伯倫克(Von Holtzbrinck)的時候,她陪侍父親伯曼菲舍爾(原名葛歐•祖•高福德•馮•赫玆伯倫克Georg zu Gottfried von Holtzbrinck後改名為伯曼菲舍爾Bermann Fischer)和他的妻子蓓姬特(Brigitte)一旁左右。那時出版社座落在法蘭克福市的法克斯坦那街(Falkensteiner Straße),那時這個地址是菲舍爾出版社的總部。那裏曾孕育這一家人的家庭生活和出版事業。家中男人談論出售出版社的命運。伯曼菲舍爾(葛歐),是出版社創始人塞姆誒菲舍爾(Samuel Fischer)的女婿,塞姆誒菲舍爾後來在回憶錄寫道:『葛歐 – 斯圖佳特市德國圖書聯盟的負責人 - 與我多年來的情誼和事業夥伴關係,使我產生了合併這兩個集團的思維。我和他之間的連繋,這一位不僅僅擁有事業組織傑出才華的人,而且對人文成就擁有無限敬意的人,應該完成我對承續我的事業所有的期許和冀望。』

所有的期許和冀望的確在接下來數年完成了,當這個出版社本週五在法蘭克福市的文學之家慶祝它125年誕辰之際,慶祝的氛圍必定輕淡而篤定自信,自負地呈現傳統又超然地符合現代精神。囘首瞻望湯瑪斯•曼、弗朗茨•卡夫卡、史蒂芬•茨威格以及早時多位菲舍爾出版社的作家,更有甚之是許多德國年輕一代作家的欣然參與。菲舍爾出版社的慶祝會將會用毫不隆隆作響的方式進行 – 一派修勒風格。

2011-08-26

一張和平崛起的嘴臉:傅瑩指責西方傲慢 Der Westen ist hochnäsig


中國軍備讓美國開始拉警報


傅瑩指責西方傲慢 Der Westen ist hochnäsig (Deutsche Version)


明鏡周刊2011年8月22日,訪談進行人是明鏡駐派北京編輯Susanne Koelbl。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傅瑩,58歲,指責歐洲人和美國人延續冷戰偏見,斷然駁回由於艾未未受到不平待遇的指責,否認中國意欲統治世界。


明鏡:部長女士,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受到西方的豔羨,也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用隱形飛機和首架航空母艦讓西方深感恐懼。中國爲何須要那麽多軍備?


傅:上週我們首架航空母艦離港的確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中國人民迫不及待,也都認爲一支甦醒的中國軍隊是理所當然的。儘管那只是一艘修復過的二手航空母艦,僅被用於科技和培訓,而且它遠遠不能夠被全面啓用。在這個方面,中國比其他國家都要落後,比如説美國早就擁有高科技的精良航母艦隊。


明鏡:難道說沒有比增加軍備預算更緊急的國家任務嗎?


傅:我國國防兵力發展總是尾隨其他任務之後,尾隨人民福利改善生活水準之後。我女兒的這一代人是首次無須面臨飢餓的一代,這簡直是一個難以置信的進步。您對中國軍隊的擔憂在我看來,不過是過時的冷戰圍堵陳腔爛調。假如其他國家,你們的盟友如美國,法國擁有航空母艦,你們沒有疑慮,可是中國擁有就不一樣了。

2011-08-21

Der Biss des Menschen 被人咬過的傷口



關於中國的生與死以及藝術,故事採集

這篇訪談來自于2011年夏季刊的文化雜誌Lettre International (LI)。這份雜誌係由前柏林左派報taz的創辦人Frank Berberich在柏林創辦而成。1984年它以巴黎Antonin J. Liehm創辦Lettre International的德文版出刊。

德文版的LI予以報導文學特大篇幅,致力於為當代重要事件提供背景介紹和文本解釋。這一篇探討的是廖亦武的報導文學,這篇文凸顯出廖亦武報導文學的功力,乃是近一個月來各方英德媒體採訪廖亦武文篇中,唯一對他精湛文學功力作了科學性剖析的訪談,也是反思人的最愛。特此譯出以饗中文讀者。此篇訪談進行的翻譯人,是中國獨立筆會會長廖天琪。中文部分由Karin Betz潤飾成德文。

這篇採訪完成于2010年10月。隔年夏季出刊。

Der Biss des Menschen 被人咬過的傷口(Deutsche Version Ausschnitt)

Frank Berberich:
讀了你與中國社會一般大衆的訪談,譬如跟三輪車伕、洗屍人、吧檯小姐、與黨派逆道而行之人、吹喪樂之人、賣藝人、盜墓人、洗厠人、和尚甚至曾是紅衛兵的人,可想而知,一個國家正在以一個奇觀景象嶄新地躍起。讓全世界看傻眼的媒體圖片呈現出來的上海、香港、甚或經濟特區深圳,難得地一窺其背面的景觀。透過你的訪談,人們好像才觸摸到一個不熟悉的世界,一個生活舞臺,其間每一個小人物的生存和死亡,都屬於這個社會的土壤,而他們的命運竟然無人得悉。這些故事開啓了一個社會歷史全面觀,面面相覷的同時,單一個人的命運被推上舞臺。這是一個雜聲齊嚷的生命集子。一個個人命運,同時拯救了一、兩代人的悲慘命運的記憶傳承給後代的故事。這樣的敍事可能遭受現今當局質詢。它對我而言卻呈現出一個通往中國現實珍貴無比的門檻。你的被禁出境成了最好的證據,經過不斷的努力,最後在你生命中首度于2010年10月順利出境「1」。你在德國已經待上好幾個禮拜了,你到底覺得你距離家鄉有多遠?

Liao Yiwu:
我覺得距離家鄉非常遙遠。德國的一切是那麽好,以至於我覺得好像離開我的寫作土壤好遠,好像我已經離開了好長一段時間。在此地感受到的自由,令我雀躍。但是它與我筆下的人物竟是那麽遙遠。距離與我有關的歷史那麽遙遠 - 所有一切的一切從我現在的角度來看,那竟是一個那麽遙遠的地方。

LI 相關你底層人物的訪談故事已經大功告成,還是還有繼續拓展的空間?


◆這個議題我已經弄了二十多年。總共寫了將近300多個人的故事,其間有些人已經作古。乍看之下,只要願意接近,好像中國有無數這樣的人們和故事。中國是個那麽不安定的國家,卻也是個擁有激情、茫然和混亂的地方。那裏擁有那麽多寫不完的故事。我若回到中國,就會開始把這些故事牽線展演開來。


LI 你最初原始的動機是什麽?是否與一種歷史著述的内心欲望有關,一種「口述歷史」的著作?最初可有任何概念框架作爲寫作基礎,若有,又是如何從這個基礎發展出來呢?

2011-07-21

廖亦武:《大屠殺》用中文譜寫的死亡詩曲 Todesfuge auf Chinesisch

廖亦武:《大屠殺》




2011年7月19日《南德意志報Süddeutsche Zeitung》作者:Detlef Claussen。作者曾在漢諾瓦大學教授社會學,並有著述代表Theodor W. Adorno(2003)的傳記。

用中文譜寫的死亡詩曲 Todesfuge auf Chinesisch (Deutsche Version)

一位無意成名的英雄:作家廖亦武來到德國,他對中國古拉格監獄的驚人報導終于出版了。爲了迴避國家嚴禁他個人牢獄之災的文學報導,他遠走家園。遠離家園的中國作家廖亦武,2011年7月15日在圖賓根首次公開亮相,他在一場朗讀會上朗讀他的著作《Für ein Lied und hundert Lieder爲了一首歌和一百首歌》(© DPA)


他是中國目前政治異見者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儘管他並不認為自己是一位政治活動家,而是一名詩人。廖亦武出生于1958年,是中國弱勢人和受壓迫者的聲音。他寫了一首關於1989年鎮壓民運的詩,這首詩讓他在牢獄裡度過四年歲月。爲了迴避國家禁令德國出版有關他個人牢獄之災的文學報導,他遠走家園。


六月四日過後寫的詩,是野蠻的,令人不禁聯想起著名的阿多諾(Adorno),當他抵達奧斯威玆(Auschwitz)集中營後寫下的名言名句。1989年那天,天安門大屠殺後,廖亦武寫了一首詩傳遍中國,就此他墜入中國的古拉格監獄。一位放蕩不羈藝術家和四川前衛詩人的生活戛然而止,從此被拖入地獄,面臨國家祕警的迫害和拷問。一切的一切當他離開家園來到德國二十年後的今天,才暫時結束,。廖亦武在柏林落腳,上週末他在圖賓根的朗讀會上得到高度的評價。他可以以一個自由人的身份返回家園嗎 - 前途混沌不明。



他原本沒想到要寫這首標題是《大屠殺》著名的詩,一位漢學家把它稱之為「吶喊」,名如其詩。誰要聼過廖亦武朗誦的詩,就知道喊出的詩是心上的慟。他的表演非常值得一看,無論是親臨朗讀會現場或從互聯網上觀瞻。看完就會明白,這是一位偉大的全才藝術家,他乃是集詩人,音樂家,演員,史記家之大成的人。


即便在閲讀他的新書時 - 他的第二本德文版《爲了一首歌和一百首歌 – 親臨中國牢獄的證詞》,將在2011年7月21日全德上市(原文中文翻譯:Peter Hoffmann,法蘭克福菲舍爾出版社Fischer Verlag,582頁,24,95€)讀者陡地被大屠殺殘忍的暴力氛圍,無法抗拒地捲入殘酷的敘事流程,氣喘吁吁地經歷了五百多頁的敍事,也就走過了廖亦武那一段中國古拉格監獄的艱辛之路,同時也經歷了一段後來在四川街頭被迫害和孤棄的生命。


《大屠殺》讀起來就像是一首用中文譜寫的死亡詩曲,那是握在共產黨手中受盡折磨的中國生命呐喊。1989年結束了所謂的「短暫世紀Short Century」 - 一個殘暴的世紀,也是前所未有的全球繁榮崛起。一個人還真不需要懂得中文就能理解廖亦武的文學,如同人們不需要會說德語,也能了解詩人策蘭(Celan)的《死亡賦格Todesfuge》。但如果你願意睜開雙眼,觀看發出呐喊的這個世界,一切自會暸然于心。


無意成名的英雄


短暫的二十世紀對中國人而言始於1919年5月4日,就在天安門廣場開始,那是一場各種世俗階級力量鬥爭的前奏。傳統中國消失在共產黨的鐵拳之下,新中國是在殘酷痛苦和大規模經常性、破壞性的動員中實踐。透過中國的解放軍的介入,才在1978年終止毛澤東掀起的自毀性文革運動;也是解放軍,砸爛了1989年6月4日以民主統治中國的所有希望;同時也徹底破壞共產黨統治中國的合法性。


西方往往忽略了這次鎮壓行動,才是共產黨統治世界結束的開端,除了古巴,朝鮮和中國,共產主義喪失了他們絕對的主導權力。在壓迫之下,許多中國人開始移民,或把自己投向賺錢,體育或科學活動,以期獲得中國人在生活中仍能奪取的東西。而這個國家則不斷地嘗試以麵包和舉行馬戲團般的活動(譯者:譬如奧運和世博),以證明自己不光是一個赤條條的極權體制。一個巨大的監控機器至今掌握著對生活充滿熱情,卻僅僅求存的廣大中國人。但是,榮辱與共的卻是被這個壓制機器緊緊套牢在漩渦之中的人!這個人就是廖亦武,一位不情願成名的英雄,卻用他的文學見證了一切。


1978年後中國回到這個世界,雖然延遲了些時日,中國文化產品還是在世界市場找着立足之地。在這段時間廖亦武似乎找到了一個提供前衛文學的地方,即便是遠離上海和北京這樣的大都會。甚至在四川擁有數百萬人口的成都或是重慶也容不下他,他在涪陵落腳,一個長江邊的山區鎮,一個他可以與妻子過著放浪不羈的邊緣生活的地方。


但是,原來這一切並不是一首田園詩。中國沒有落戶自由,沒有人可以簡單地去他想要落戶的地方。廖亦武的姐姐菲菲,一個備受崇拜的演員,必須在全省某個角落定居。有一次她邀請父母到她的偏遠居地,竟然死于車禍。一個普通中國人的不幸,因為她是中國的一部分,其實是一種無情的生活方式。生活教會了廖亦武永遠不要信任任何事或任何人。在2010年《 Neue Rundschau新評論報》的第4章裏刊出,廖在2007年曾經說,他再也無法承受當局的壓力。這篇文章如同他的書,透露出席捲他的暴力。廖稱他的人生四位老師是:飢餓、羞恥、流浪和監獄。


這一段濃縮成八頁的講話都融入了500頁的《爲了一首歌和一百首歌》。我們被作者揣到揚子江上游的涪陵,一個遠離大都會炒作的偏遠地方筆調,我們成了證人,就在甚至渴望改變的那裡,無意成名的廖亦武譜寫了他的《大屠殺》;在地下電影的條件下試圖拍攝《安魂曲》,然後被捲入壓迫體制洶湧的漩渦。他的「三峽」是審訊所,法院監獄和 勞改營。


古拉格情歌


如果仍然不夠,最後還可以閲讀「古拉格情歌」。無法掌握這門語言的人不應該說謊,說中國古典詩歌讀來意趣漾然。但要懂得廖亦武的詩,根本什麼都不需要。詩,直導人心而且絕不傷感。對,可能六月四日以後寫詩,能夠表達慟哭折磨即了得。即便策蘭(Celan)也必須寫下《死亡賦格》這個作品,在它被副刊專欄作家和德國教師供奉宗教景仰之前,竟然以「死亡探戈」的形式朗誦而成 – 《死亡賦格》的形成不在獲取聲名,而在「呐喊」,如同《大屠殺》。


痛苦的藝術


廖亦武報導的災難並未在1994年從監獄釋放之後結束。他的書被沒收並銷毀,他被迫重新寫了一遍。這本書簡潔地在最後列示:「第一手稿1995年10月10日至1997年12月31日;第三手稿2000年11月27日至2001年1月1日。第六次修訂于2009年10月30日至11月9日2009」出獄後的廖亦武續過苦難之路,但他也從文學附體寫下《坐檯小姐和農民皇帝》,這也是2009年他在德國第一次出版的書,而是年,他卻不被允許來到法蘭克福書展親自介紹自己的書(南德意志報2009年9月26日)直到2010年,透過德國大聲抗議,他才終于被允許出境來到德國(南德意志報2010年9月23日)。


廖亦武所有痛苦寫作的過程裏,總洋溢旁他之人。廖亦武的作品永遠啓發人類尊嚴、突顯侮辱和傷害。但是,偉大的藝術就是這樣,永遠痛苦而永不妥協。讀者必須做好心理準備。


說他是偉大的藝術?誇張嗎?但是你要如何看待一個夾雜Alexander Solschenizyn, Wassilij Grossman, Ossip Mandelstam 和 Warlam Schalamow 集大成于一身之人?不僅是中國的古拉格賦予西方讀者以強烈印象,這裡訴説的更是一個人性主體,面對人吃人社會的體制下的主觀意識。1919年5月4日最偉大的作家之一,魯迅,也曾經如此描述有中國特色社會人吃人的特色,他寫作的同時,正是卡夫卡時代。讀過卡夫卡的人,必然了解魯迅 - 反之亦然。這就告訴我們,廖亦武寫出萬般的異國風格,在在告訴我們20世紀的歷史,都是斑斑點點集中營和勞改營的烙印 – 而至今依然陰魂不散的是中國國家暴力和軍國主義壓迫。


書一開始的序是作家劉曉波1999年寫給廖亦武的一封信。當時沒有人想到劉曉波竟然會獲得諾貝爾獎。這封信為序,並不是出版社的促銷噱頭,而是印證廖亦武超乎個人意義之上如同希臘神話中西西弗斯永無止盡徒勞無功的使命。『“六月四日”的黎明,是我心中最黑也最紅的日子,而六四之後的所有白天與夜晚,既不是黑也不是紅。如果無恥也有顏色,那只有這種無恥色了。過不去的永遠過不去,即便有一天我們能夠告慰那些無辜的殉難者。』這位批評中國獨裁體制永不疲憊的鬥士劉曉波2010年榮獲西方的諾貝爾和平獎。之後,他就鑽進了中國的古拉格 – 一個透過廖亦武的筆而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古拉格。如果廖亦武因此而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才真正配得上人間尊貴崇高的價值。

2011-07-05

吾道不孤

貴州暴動
蟄伏 – 不是我的個性,我卻蟄伏了好久。總有個三、四年了吧。

説不上來什麽才是讓我進入蟄伏期的導體,很清楚的是我開始大量閲讀,因爲與人溝通最後一定吵架。吵架的議題卻也多元:中國政府的朝廷鴨霸、中國知青的犬儒猥瑣、資本主義的貪婪人禍、西方政府的政治疲弱、、、

我一向熱愛的世界,硬是個腳底翻身倒過來,看不懂也令人輕蔑不屑。然後 – 怎個地現在冰融哩、花開了?!

阿拉伯國家的茉莉花運動根本是天賜來喜!然後希臘、西班牙大公民展開示威的豪情開始反擊資本主義的貪婪荒謬!矜持嚴謹的德國也在福島之後,用選票把綠色革命推前成爲全國議題。接著,最近走了趟神州,呵!神州之神也令人刮目相看:

2011-06-18

黑黃結盟的彼岸 Jenseits von Schwarz-Gelb


Philipp Roesler and Angela Merkel
 《亞洲周刊》2011年6月5日刊出一篇相關當今德國政治生態的報導。文思筆調生動詼諧,引人入勝。但是文章内容顯然誤導,完全沒有反應德國政界和知識媒體界對「黑黃聯盟(基民黨/基社黨和自民黨)」的沮喪和無力感之餘,反而把德國人民政治命運與美式的政治消費習性掛鈎 – 忽視了實質,強調了舞臺效應。

2011-06-09

我有一顆珍珠 Meine Perle


我有一顆珍珠,那是我的女友Lin。


認識她是1985/1986年。德國統一前曾經有一個航空公司Dan Air(統一後被British Airways收購)。它還存在時,我去應徵也被錄取了。這個公司只有兩名亞裔空勤,那就是Lin和我。她是資深空勤。應試時考官就告訴我,公司有一位亞裔員工。有次飛行首度跟她同飛,她不太理我,資淺的我非常識趣,沒有特別跟她討「種族情」。只有限期合同的我,一年後離開公司。

2011-06-05

Liebe Dich Selbst 厚愛自己,und es ist egal, wen du heiratest 無所謂伴侶是誰

去年歷時甚久的德文暢銷書《Liebe Dich Selbst 厚愛自己,und es ist egal, wen du heiratest 無所謂伴侶是誰》。


並不很注意坊間暢銷書籍的我(我其實根本不太閲讀德文小説或書籍),直到曾是我同事的女友,把書遞到我手上才知道這本書在德國早已沸沸揚揚。女友特意買下這本書,並且介紹給我,因爲此書作者曾經是我們二人的直屬上司。當然,後來看到我們當年的上司被各電視臺請到脫口秀訪問,而且數月名列《明鏡周刊》暢銷書排行榜冠軍,證明此書的確大受歡迎。

書在手上,不翻翻它,實在對不過送書人。翻了十多頁就失去興趣了。老生常談不合我胃口。直到最近我自己的婚姻發生問題,又重新拾來讀起,竟然讀了三分之一。結果又放下,還是因爲太過於「老生常談」。

2011-05-26

擁抱科技 胸懷創意 邁向自然 Mit Technologie und Kreativität vorwärts zur Natur

Prof. Schellnhuber
最近Prof. Schellnhuber成了媒體名人。《時代周報 Die Zeit》也出現一篇短短的訪談。正也提及他前些時候登載在FAS上的文章「邁向大自然」訪談的標題名為「不是回歸大自然,而是邁向大自然 Kein Zurück, sondern ein Vorwärts zur Natur」。



問:您呼籲都市性和鄉村性的新體認,其實這是兩者迥然不同的人類社會組織形態。您具體的想法是什麽?

2011-05-22

永恒穿梭徘徊東西之間? Ewig zwischen Ost und Wes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sDldd-XccM&feature=player_profilepage
Tōru Takemitsu: From me flows what you call time • Dmitri Shostakovich: Symphony No. 5 / Yutaka Sado, conductor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 Rehearsal recorded at the Berlin Philharmonie, 19 May 2011
Yotaka Sado (佐渡裕)和柏林愛樂的彩排錄像


今年五十歲的Yotaka Sado (佐渡裕), 讀小學六年級時,老師問他長大要做什麽?他壯志淩雲地囘說,有朝一日他希望指揮柏林愛樂交響樂團。

2011年5月20日週五晚,佐渡裕的夢實現了。他站在愛樂廳指揮臺上,數十個年頭的鍥而不捨、追求超越,就在這晚,佐渡裕一躍登上那個位置:柏林愛樂樂團的鍾愛、柏林愛樂迷的雀躍擁護!


買票時,我中意的其實是蕭士塔高維奇第五交響樂曲的演奏,因爲不認識指揮,也沒聼過前半場的樂曲:作曲人Toru Takemitsu(武満徹)曲名是《From me flows what you call Time (從我身上流出所謂的時光)》。


這個晚上,一入場我們就傻眼了。愛樂廳演奏台上一如既往,數列樂師的椅子成排,大型樂器也安置妥當。很特別的是臺上前列左右二側為定點,每一側從定點拉起五色布條:紅、白、綠、黃、藍。由二處定點拉至半空中的五色布條等距定位于一個鋼條上,鋼條底端還掛著三個巨型風鈴。有別于一般演奏會打擊樂器樂師的位置總是安排在最後一列,今天竟然設置在演奏台的東南西北各一隅,最前列左右二側圍夾指揮于其中。指揮台面前還有一位打擊樂器。而西北各角落也設有許多從沒見過的打擊樂器。

2011-05-19

黑暗是生命,黑暗是死亡 Dunkel ist das Leben, ist der Tod

這是一場很特殊的音樂會。

特殊 - 因爲值逢馬勒的百年祭日。
特殊 - 因爲它優美地傳達阿巴多與柏林愛樂相濡以樂的情感。
特殊 - 也因爲它深深刻畫出阿巴多與馬勒之間的世紀對話,演繹馬勒與唐代詩人靈魂時空的交錯。


雖説已經聼過無數次馬勒的《大地之歌》,怎的這次心中一股強烈尋找原版唐詩的欲望,而居然就此迷失在浩瀚的互聯網之海洋、、、

嘗試把網上《大地之歌》迷亂的唐詩原版篩選出來。最後自己也不敢說這個篩選百分之百對應百年前Hans Bethge德譯中的原版。畢竟Bethge一百多年前翻譯出公元八世紀的唐詩,他的譯文當中被馬勒選中的七首到底原文是什麽,考察難度相當高 – 有待音樂界和文學界的學者致力。

2011-05-18

你還缺少什麽幸福?Was fehlt Ihnen zum Glück?



Wikipedia: Max Frisch auf der 20-Franken-Gedenkmünze der Schweiz 2011
 2011年5月15日百年誕辰,媒體呼喚集體記憶之際,才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Max Frisch。


德語版的維基百科洋洋灑灑一大篇相關介紹。中文版僅僅兩行,光生卒年月日就佔滿了中文版的第一行。


生卒于蘇黎世的瑞士人Max Frisch,爲什麽如此地受德國知識界、媒體界推崇景仰呢?生前他是一位建築師,卒後卻以作家身份享譽歐洲。他一生著述甚多,最有名的卻是他的日記。從1947到1971年的日記總共出版了三本,受歡迎的也不是所有三本日記,而是第三本1966-1971年。流傳下來燴炙人口的卻也只是這本日記的首頁。他在首頁寫下的「問題清單」讓他聲名大躁!因爲432頁的日記追循環繞著他在首頁,為自己人生寫下的命題:金錢、死亡、女人、友誼、希望和家鄉。


更有意思的是《法蘭克福匯報週日刊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 am Sonntag》選錄Max Frisch人生命題寄給世界知名作家,邀請共襄盛舉:回憶Max Frisch,同時對這些人生命題作出個人答覆。這樣就出現一片文人名人對人生的反思盛會。

2011-05-16

Unvollendet 未完成 - 樂章和生命

Claudio Abbado 2011
Death 『must be Viennese(死神,必定降臨在維也納人身上)』套用奧地利歌舞藝術家Georg Kreisler的臺詞。説是這麽說,沒接著說出的是後人無限的遺憾和感傷 – 為音樂巨人的早逝哀悼。



那是莫札特、貝爾格和馬勒。僅僅三位巨人就夠令人震撼了,加上合作演奏的竟是阿巴多和柏林愛樂樂團。這樣的組合一票難求啊!


一個月前早早就與女友約好買票。她一大早七點半用電話把我從睡夢中驚醒,草草梳洗完畢立刻往愛樂廳的方向衝去。八點到了門口,竟然已經有六十餘人排在我們前面。等到十點半大門開啓,十一點開始售票時,尾隨在我們身後的愛樂迷已達二、三百人。

2011-05-14

社會公約:邁向大自然 Vorwärts zur Natur


An nationalstaatlichen Grnezen machen die Effekte nicht halt, die über unsere Zukunft auf diesem Planeten mitentscheiden. 「國界」思維内容空泛,無以打造這個行星上的人類未來。


邁向大自然Vorwärts zur Natur (Deutsche Version)

我們正在全速駛向行星系統的火牆。不過我們也有汰換核能化石設施的選擇:反思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公約。

 
危機年2009年,那一天10月25日,我寫下這篇「西方先知與東方聖賢」冥冥中好似與本篇「社會公約」作者Hans Joachim Schellnhuber訴諸知識人良知的出發點,在天涯某處交集逬出火花。反思人徘徊在馬克思和余英時之間的平行交集,Schellnhuber則在聖雄甘地與西方科技之間凝視交心。

《法蘭克福匯報週日刊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 am Sonntag》2011年5月1日

作者:Hans Joachim Schellnhuber 係波玆坦研究所氣候演變研究學院院長,他也是聯邦德國氣候顧問專家。

Foto dpa: Professor Hans Joachim Schellnhuber CBE
Potsdam-Institut für Klimafolgenforschung (PIK)
 聖雄甘地曾被問及他對西方文明的看法。印度的偉大靈魂想了一會兒,微笑著回答:『我在想 - 這應該是個好主意!』這個回答有何含意?萬般科技災難過後的今日 – 墨西哥灣深海漏油事件,福島核災 – 這句話影射什麽訊息?我想說一個故事。這是一個和過去以及未來工業社會有關的故事,而且是個值得追蹤到底的故事。

與甘地同時代的歐洲人,應該會把甘地的回答,視爲一個對強大文明極具諷刺性的挑釁。難道不正是美國,英國和法國等西方國家,帶動20世紀初期整個世界的軍事,政治,經濟和文化?無論如何,單凴裝甲巡洋艦的數量,民主機構,全自動化的生產設施,博物館,劇院和歌劇院在在証明西方文明的主導性。曾經的中國,印度和波斯巨人,卻進入殖民地和監護國的時代。

歐洲和它北美區域的子公司是如何成功地分割了地球封地,同時裁定所有活著和死去資源生物的庫存?這個歷史暴行的形成原因紛陳,但其中一個主要因素卻佔有絕對主導地位:工業革命。1785年在英國曼徹斯特市的一座工廠裏,當機械紡紗機與熱力蒸汽發動機被連接在一起時,就好似一個技術火藥桶般地爆開了。

2011-05-10

重新反思「鴉片戰爭」Wozu der Opiumkrieg alles gut war

Schmuggel an der Stadtmauer: Während des Opiumkriegs wurde das Rauschgift heimlich nach China gebracht (Holzstich um 1850) 清朝末葉城牆外走私鴉片的活動
若今天回憶「鴉片戰爭」,你會有什麽聯想?林則徐?萎靡不振的一代國人?無恥侵界的英國人?誤國誤民的慈禧太后?西方帝國侵略?



黑船圖The Black Ships (in Japanese, 黒船, kurofune, Edo Period term) was the name given to Western vessels arriving in Japan in the 16th and 19th centuries. (Wikipedia)
為了貿易利益互換,西方人希冀打開門戶。1853年日本經歷了美國海軍壓境的「黑船事件」後,馬上就懂了,而且接著開始明治維新,進入真正「大躍進」的年代。不似中國,日本並沒有面臨鴉片的誘惑,更沒有爲了戒毒而莫名其妙地掀起戰爭。


今天回首反顧,林則徐這個字號的人物在中國歷史上成了廉官英雄。中國閉關自守,唯一允許通關的廣州,爲了戒毒,一把火燒掉船隻鴉片,一聲令下廣州門戶關閉。這些都是引起「鴉片戰爭」的直接導因。


若說「鴉片戰爭」是一份國恥,就更有深刻反思的理由。《法蘭克福匯報週日刊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 am Sonntag》2011年4月10日漢堡世界經濟學院院長Thomas Straubhaar(Direktor des (Hamburgischen WeltwirtschaftInstituts HWWI) 寫下一篇文章,名為:「鴉片戰爭的各種好處 Wozu der Opiumkrieg alles gut war」。中國歷經百年閉關自守,英國人卻找到開啓鎖國之鑰:鴉片。

 
沒有中國帝王夜郎自大的狂妄,沒有中國帝王井底之蛙的自以爲是,如何會有「鴉片戰爭」?

2011-04-25

試音會 Das Vorspiel

Wenn Nhassim Gazale, der Bewerber aus Chile, Kontrabass spielt, dann sieht es aus, als tanze er mit einer dicken, traurigen Frau. 來自智利的候選人Nhassim Gazale 彈奏低音提琴時,看起來好像是摟著一位傷心的胖女人溫存地跳舞。
《時代周報 Die Zeit》2011年2月17日



作者:Carolin Pirich

試音會 Das Vorspiel (Deutsche Version)



來自世界各地年輕的低音提琴手來到柏林一決勝負:一整個週末,他們演奏音樂各顯神通,為的只是應聘音樂廳交響樂團唯一的空缺 – 這個職位決定他們的未來。



Immer wieder derselbe Lauf über zweieinhalb Oktaven – und am Ende entscheidet auch die Tagesform der Jury. 兩個半八度一次又一地重覆著- 最後一天的程序也由陪審團來決定。
 昨夜Conrad Reber的夢裏,不再出現 Dittersdorf,Koussevitzky,Beethoven的樂曲。他睡得很沉,現在他信心滿滿。一位清潔女工在他身邊吸塵,然後就離開了。Reber四下打量這個房間,他們讓他在這裡等候。這裡是獨奏家的更衣室,狹小而空蕩蕩,但有一扇窗子。牆上掛著一面大鏡子。門上方有一個擴音器,它很快就會傳喚他。這裡還有一架鋼琴。鋼琴牌子在他東德的孩提時代就認得,霍普菲公司製造的,號稱卡門。Reber打開琴蓋,隨意摁下一個琴鍵,不禁撇撇嘴。顯然走音。

2011-04-24

善意伸出之手,血腥 Ausgestreckte Hand, blutig

Seit einer Woche verschwunden: Ai Weiwei, Sohn des Dissidenten Ai Qing, berühmtester Gegenwartskünstler Chinas

這些天來,中國又成了德國各大媒體的焦點,原因無他,熱愛未來的藝術家面臨未來被禁錮扼殺了。



無獨有偶,一向唯日美是瞻的亞洲,德國何德何能竟然躍升爲亞洲最愛?2011年4月24日的《亞洲周刊》口吐蓮花,專題報導「趁勢飆升重組世界經濟版圖的 – 德國」趁勢飆升」一詞也值得商榷,一個國家能夠穩固堅強發展,是代代前人精英的胼手胝足。當英美各國一心一意發展金融經濟時,德國人不相信股票紙張,而是一頭栽進看得見摸得着的機械技術。重工業技術發展永遠無法「趁勢飆升」,而是一個腳步一個印奠定基礎。二三十年來德國飽受嘲諷的魯鈍形象,在危機後的今天被世人發覺不太魯鈍,反而清新,也必須感謝八○年代來以大自然為本的綠色意識:「大自然不需要人類,人類才需要大自然」。


專題報導記者紀碩鳴對德國發展的高度興趣,無人置喙。只是撿這個敏感時段,高昂地呼喚「讓中國中心成爲德國中心」,相信德國的知識界和媒體界若讀了這篇文章,都會不禁窘迫無比,嗤之以鼻此文過份的一廂情願。

2011-04-18

永恒的理想Das ewige Ideal 《一夫一妻制的迷思The Myth of Monogamy》

David P. Barash 和Eve Lipton
這一路來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2011年4月初《時代周報Die Zeit》的期刊主題也針對此作出大篇幅的分析、報導,另外,《時代周報Die Zeit》Stefanie Schramm對《一夫一妻制的迷思The Myth of Monogamy》一書的作者David P. Barash 和Eve Lipton在他們三十四結婚周年紀念日當天作出訪問。

如何擁有一顆忠貞的心?忠貞不渝,難嗎?心理學家分析人類的願望和現實。簡略地總結此期刊的相關文章和反思人數月來的思考。

2011-04-02

《Potiche 德片名:Das Schmuckstück(暫譯:家寳)》






凯瑟琳•德纳芙Catherine Deneuve的電影:《Potiche德片名:Das Schmuckstück(暫譯:家寳)》好像是為我拍攝的。雖然六十七歲的她比我大十七歲,可是玫瑰戰爭的生命劇情竟然是代代上演 – 除了最後一幕,德纳芙選上議員,這是劇情,而且是有法國特色的劇情。片中與工人階級結合的德纳芙,仿佛就是Ségolène Royal (塞格琳•賀雅爾)的替身。2007年她代表法國社會黨參選總統大選,輸給了薩科齊的前總統候選人。或許導演希望從這裡呼喚法國選民吧?!


電影背景是1977年普遍工人的公民意識覺醒。罷工浪潮風捲襲來。整齣戲圍繞著德纳芙,一位對生活心滿意足的高齡女性,育有兩個業已成人的兒女。母親自我奉獻傾一生之力,從付出中感謝生命。擁有三百名員工製傘工廠的老闆老公,賦予她一個優渥富裕的生活。既對老公的碎碎唸唸從來不以爲意,又對老公的屢屢出軌從不在意。突然老公面對七十年代的危機和工人抗議罷工而心臟病突發,被醫生診斷命令休假三個月,他去希臘度假。

2011-03-27

柏林反核大示威 Berlin Anti-AKW Großdemo

2011年3月26日柏林反核大示威 Berlin Anti-AKW Großdemo

南德變天了!

Der Himmel ist grün!

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家生命
的尊嚴令人鼓舞!
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家
大公民意識得以彰顯!
德國人站起來怒吼
接著就變天了!!

3月26日二十萬人遊街
3月27日南德選出了個綠色省長!
60年來傳統基民盟的勢力地盤
就此江山流失版圖移塊!
民意 - 狠狠地摑了
執政政府一個耳刮子!

巴登符騰堡州新任省長
Winfried Kretschmann
他是巴州的綠黨創始者
他被日本核災沖上寶座
據媒體說跟他散步同行
他會沿路認真摘取異卉
移植他地得以傳播生成
62歲教授學者進入政界呵!
柏林人興奮地朝南看!

人類自創災難毀滅
Super GAU durch Menschen

自從日本地震海嘯以後
德國媒體就充斥一個字
GAU:縮寫全文是
Größter anzunehmender Unfall
可預料的大災難
德國媒體酌情在縮寫之前
加上一個Super的字就是
Super GAU表示這是
可預料的超級大災難
所指無它就是核能輻射災難

當然這字也與其他的字合併
譬如Wahlkampf-GAU
指的是默克爾的選舉大災難
或是Außenpolitik-GAU
指的是德國外交政策大災難

所以說這些天來
德國媒體災難連連
也可以說
執政政府災難連連
但是所有災難指向政府誠信
而以福島核能輻射災難是瞻
因爲天災永遠陪伴人類
人禍必須來自人類之手

人類的地球家園只有一個
耗盡用盡輻射毒化殆盡後
人類呵!你 - 能上哪兒去?

核能和平應用事實上不和平
核能電站作爲人類最終走向
全面可更新能源應用的橋梁
亦謂Brückentechnologien
以圖延長核能厰淘汰期限
德國環保部會(Umweltsrat)証實
這乃是自欺欺人以謀暴利

國策方向如何對國民負責?
人類是否能夠汲取教訓?
都必須由每一個單一個人
進行思考繼而敦促政府

反思人深深悲悼
人類終究毀滅在
自己一手發明的文明科技

第一位喪生在自己手裏的是
輻射現象的研究先驅
法籍波蘭裔居禮夫人
遭受自己研究成果的輻射

1934年她死於「再障性貧血」

是的!就是它!萬衆一心!只有萬衆一心才能與大自然站在同一個高度,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只有萬衆一心才真正能代表大自然對人類期望的高度!


德國人站起來了!走上示威街頭的方向,那份感動無以言喻,那份震撼暖托心靈。如何動員一個民衆?民衆如同蟻群,每一個個體有個人生活、個人喜好、個人憂慮、個人煩惱、個人性格,誰也不管誰;誰也管不到誰。什麽樣的議題,什麽樣的憤怒,能夠驅動大衆約好一個時間,走上街頭。生活在這個社會的螞蟻,得到感召?!來了!從各個角落,各條街頭,目的一致走向波玆坦廣場!能想像你家客廳突然爬出二十萬龐大蟻兵嗎?

2011-03-25

默克爾的最後一搏 Merkels Endspiel

我們投票給核能 - 基民黨
明鏡網2011年3月24日

信心動搖了嗎?不忌左傾

默克爾的最後一搏 Merkels Endspiel (Deutsche Version)

作者Jakob Augstein

如果基民盟輸了週日在巴登符騰堡州(Baden Württemberg)的選舉,將意味默克爾時代結束的開始。國家首任女總理而且還是前東德人民的默克爾,留給這個國家什麽?一個政治訃告的預言。


種種跡象顯示,默克爾已經大步跨過她政治生涯的巔峰。眼見結束將近。明年就是默克爾在任的第七年。不僅僅在童話裏,「七」 - 確是一個神奇的數字。德國歷史上只有兩位總理,任職超過這個年限。所以並不需要具有預言家的天賦,如果本週日基民盟輸掉了斯圖佳特- 這麽一來 - ① 柏林的政治生態就不可能毫無作爲。

2011-03-21

邱立本自說自話


《亞洲週刊》2011年3月6日主編邱立本又一次地自說自話,在華語媒體世界突兀地製造無據無實的幻覺。反思人不禁懷疑:



1. 邱立本幻想力豐富,試圖從蛛絲馬跡當中創造自己心目中的中國;還是


2. 邱立本試圖滋養土壤,讓香港的一國兩制逐漸成爲兩制一化終景;還是


3. 《亞洲週刊》早已經成爲中共的「鷹犬雜誌」?

邱主編認爲【歷史和現實發展之間總有一條秘密的通道。在中國面臨茉莉花革命風潮之際,中共黨史正在悄悄地作出修改、微調,展現比較多元化和相對寬容的態度。】


邱主編的理由是

2011-03-19

路遙遙,心依依 Trotz der Entfernung haben wir ein gemeinsames Herz.

愛樂廳各個角落出現數千上萬隻摺紙鳥。每隻摺紙鳥都貼上 一條紙簽:「路遙遙,心依依 Trotz der Entfernung haben wir ein gemeinsames Herz.」

這一陣子怎是人活的?天災、人禍!而天災人禍之後呢?各活各個兒的?命運那麽苦,怎能不各活個兒的?能表達由衷的感受嗎?那該是昨天和今晚的音樂會。


昨天是Bernard Haitink與柏林愛樂團。爲了日本的天災,他們臨時把第一Anton Webern 《Im Sommerwind (在夏風中)》曲目改成波蘭作曲家 Witold Lutoslawskis的《哀傷管絃交響樂》。沉重,的確很沉重。 音樂會開始,一位不知名的主持人出來説明,同時要求聽衆樂畢默哀一分鐘。


佈拉姆斯坐在鋼琴前:1911年Willy von Beckerath繪畫
不能說我喜愛昨日的音樂會,停歇過後的佈拉姆斯鋼琴第二協奏曲,其實也並不怎樣,有時,真是演奏樂曲的喜愛問題。

2011-03-17

英國的鐵腕夫人 德國的布丁夫人 The Pudding Lady Angela Merkel


德國核電站位置圖和壽命期限

《Spiegel-Online 明鏡網》2011年3月17日

德國七個核電站的童話 Das Märchen von den sieben Meilern (Deutsche Version)


作者:Jakob Augstein


一個人假如基於錯誤動機做出正確決定,就不得不讓人懷疑她的道德情操:默克爾見風轉舵宣佈將對核電站決策重新評估。她擔心的不是核電站的危險,而是失去政治權力的危險。


「Moratorium(譯者:核電站關厰延期)」這個字來自拉丁語的「morari」暫停或推遲的意思。而「延期」並不意味「撤消」。默克爾解釋說:『延期以後的情況與延期之前的情況非常不一樣。』這一套漂亮詭辯的哲學理論還真要一個總理級別的人才說得出來。

2011-03-13

日本:一個臨危不亂的國家 Japan: Die gefasste Nation


數秒之間、轟然一響

天崩地裂、山海變色!
頃刻間
家園面目全非
城市成了廢墟
那個景象令人
驚恐萬分悲慟無語

1995年全球歷歷在目的
神戶大地震臨界8.5級
2011年3月11日
日本遭受
有史以來最強9.0級地震
隨之地塊移動的噬人海嘯
沒有任何一場戰爭可以
進行如此徹底的毀滅
可以乘水之勢煽火燎原
撲向人類捲噬人類所有

德語媒體震驚悲痛之餘
訪問了1995年親歷神戶記者
播放了當年親歷現場的錄像


記者回憶
這是一個堅強自尊的民族
善於與自然災害共處共存
不可思議地
神戶地震餘孽之後
嚴謹自尊的日本人
從小孩到大人自動自發
懷著堅定無比的信心
毫不遲緩地重建家園
雖然自己什麽都沒有了
手中那碗湯
尚與外國記者分享


而,反思人深深知道


日本
擁有全球精良抗震高科技
那裏沒有貪污豆腐渣工程
巷弄全是堅守傳統的木房
木房同樣經不住海嘯地震
卻無豆腐渣工程的殺傷力


日本,
災難過後政府會接受質詢
科研氣象專員會深刻思考

人民與政府站在同一陣綫
沒有紅眼地變態要求捐款
沒有紅眼地利慾貪污捐款

日本
災難後調查人員展開工作
人民從容耐心地等待報告
沒有一個調查人員會入獄
沒有譚作人
沒有一個支持調查會挨打
沒有艾未未


日本
是一個自尊自愛的民族
是一個知禮知恥的國家


明鏡網2011年3月12日

日本和地震



一個臨危不亂的國家 Die gefasste Nation (Deutsche Version)


作者:Barbara Hans


恐慌失措似乎不存在:日本人民面臨大地震經驗豐富冷靜鎮定的表現令人驚訝。不斷持新的抗震培訓,讓他們胸有成竹鎮定地迎向最壞的打算。對一個具有抗災力國家的側寫。


人群走上街頭,成列井然有序,他們靜靜地看著天空低聲談論。這個景象 -要不是鏡頭照片模糊不清,要不是地面搖擺不停,而且幾乎把攝影師甩到地上 - 令人不得不認為就在這條路上,就在這個中午,一切再自然正常不過,。


災難發生後日本電視節目發送出來的圖像,盡是些斯文有教養的人。他們既不狂喊,也不惡聲怒駡,甚至毫無憤怒的心情。日本人面容審慎而深思熟慮毫不驚慌。「你永遠無法對抗地震,閃電或是你老爸」一句古老日本諺語是這麽說的。

2011-03-10

柏林影展中國迷思:The myths of the Chinese Films at the Berlinale




61屆的柏林影展,伊朗片和德國片大領風騷。連日本、韓國片都風迷了歐洲觀衆趨之若鶩。那一陣子波玆坦廣場看到的亞洲臉,基本上可以認定一定是日韓人。相形之下,華語片就寂寥的可憐。


去年柏林影展六十大壽,臺灣以《一頁臺北 Au Revoir Taipei》和《錳鉀 Monka》取得相當亮麗的成績。前者著墨人情幽默和夜臺北魅力,撩起歐洲人對這個島嶼無限遐思;後者兇辣殺氣騰騰,對幫派義氣背叛和早年本省外省黑社會爭奪戰描述地淋漓盡致,驚心動魄之際也令人震撼。可惜今年竟然沒有代表青青國度的片子蒞臨?


今年我看了三部華語片,都來自中國大陸:


1.《山楂樹之戀Shan Zha Shu Zhi Lian》「青少年單元Generation 14Plu」,張藝謀導演
2.《在一起Zai Yi Qi》「全景單元Panorama」的紀錄片,Zhang Liang 導演
3.《趙氏孤兒Zhao Shi Gu Er》「特別傑出電影單元Berlinale Special Gala」,陳凱歌導演。


分別就此三片寫下我的記憶:

2011-02-27

昨日之國 Das Land von Gestern


Dubai City
 僅僅五天能夠認識一個族群嗎?當然不能!但是這五天卻讓我瞅出一片不可思議的風景!



2008年3月5日反思人摘譯了一篇《明鏡》專題報導:「後日之國 Das Übermorgenland」說的不是整個阿聯酋,而是我這五天造訪的杜拜。因爲杜拜讓西方乃至全球看傻眼了。

2011-02-20

61屆柏林影展最佳影片金熊獎《暫譯:分居》61. Berlinale Golden Bear goes to 《Nader und Simin (Eine Trennung,A Separation)》

導演 Asghar Farhadi 手握本屆柏林影展三大獎項
柏林影展謝幕了,我人卻身在杜拜了。遠在那阿拉伯神燈交織西方文明大躍進的國度,得悉我心中愛極念極的電影得了本年度的金熊獎,雀躍之心難以言喻!



確是!從不在乎影片得獎潛力,而兀自關心影片内容及其片源國度的我,當然,不自禁地興奮我在乎的影片和我關心的片源國度竟然成了本次柏林影展的矚目焦點!


那是《Nader und Simin (德語片名:Eine Trennung,英語片名:A Separation,暫譯:分居)》。導演 Asghar Farhadi去年的參展電影《德語片名:Alles über Elly,英語片名:Everything about Elly)》曾經得了銀熊獎,自此,這位導演憂國憂民的精英意識就在我腦中留下烙印。

2011-02-11

第六十一屆柏林影展 Die 61. Berlinale





風情萬種地也是溫德斯(Wim Wenders)《Pina》德法合製的一齣以舞姿體驗人生的電影,紀念芭蕾舞蹈家Pina Bausch




第六十一屆柏林影展已拉開序幕。每年此刻柏林成了一個國際動感,令人興奮的電影文化舞臺。柏林影展:不僅是最這個大都會最重要的文化活動之一,在國際電影事業也舉足輕重。每年此刻吸引來自 128個國家19,000名之多的影業觀眾共襄盛舉,其中包括4000多名記者。從2月10日到2月20日將會售出將近30萬張門票,充滿藝術魅力的柏林影展不僅是行業盛會,同時也是柏林人最大的節日。每年此刻柏林市長把影展當作一件「市長的天下大事」高高興興地與民同樂。今年市長最鍾情的電影也是開幕電影《True Grit》標準西部牛仔片(2010年製作的美國片)。

2011-02-05

歡樂人間 歡樂天堂 Von irdischen und himmlischen Freuden


今晚閃閃發亮的大角法國號樂手Stefan Dohr


節目單作者:Helge Jung

愉快地走向黑夜,啊!獨自一人竟也可以那麽愉快?

非常期待今晚的曲目,但是 – 我沒有想到今晚竟然是一次人生聽覺盛宴。把手中多出來的一張票在音樂廳門口售出就進場了。

坐我旁邊的人不斷地感激我把這張票賣給他,還說他自己也是音樂家,而且非常渴望聽到今晚的音樂會。我問他彈什麽樂器?他囘說他是歌唱家。難怪 – 他那麽期待,今晚正是一場美麗絕倫的聲樂之音。

今晚的曲目很長,而且沒有中場休息時間。整整兩個小時的聆聽期待和音樂家們絕世的心靈溝通。

曲目組合很有意思,這也是看了節目單才意會。Hugo Wolf 是一位辛辣尖酸的作曲家。與同年代的Brahms誓為宿敵,十九世紀的維也納樂界象徵性的兩大陣營。而馬勒則是超脫這兩大陣營卻同時被人們尊敬的作曲家。馬勒的音樂不僅僅告別傳統,同時走出一條定義新時代的音樂道路。今晚曲目組合還有一個共同特色:三首樂曲都側重聲樂(獨唱與合唱:女高音、女低音、童音)、重用豎琴和法國號。

2011-02-02

《1959 拉薩!達賴喇嘛如何出走》作者李江琳


讀完《1959 拉薩!達賴喇嘛如何出走》,我就徹頭徹尾地把苦難藏族的世紀傷口舔過一遍,舔傷的心情是巨大的悲慟和無可比擬的震驚。作者必定胸懷巨大悲慟,本著知識人的良知,對史實的嚴謹執著,寫下這一頁藏族歷史 – 在曾經苦難的一代人逐漸老去逝去之前,寫下他們的悲愴的經歷。

藏族人知道自己一路走來的歷史,巨大的災難也都有藏文自傳著述。不知道的是身為兇手、、幫兇、屠殺者的中國人!廣大的神州人民知道的僅僅是新華社的報導,和黨宣傳部統戰部的「紀實」。遠在台灣的人也永遠無法得知雪域慘狀。所以這本書還作了一件偉大的工作,對中國共産黨扭曲歷史誣衊歷史,做出嚴厲有據有實的控告!

這是一本非常難得非常珍貴的西藏史料。列屬臺灣國家圖書館出版品。作者從2004年著手搜集資料,此書2010年7月出版。參考資料來自于三种語言:中文、藏文、英文。參考資料列目總共佔了十頁篇幅 ,訪問了19位曾經親身經歷而仍然活著的藏民 ,其中包括尊者達賴喇嘛– 作者做了無可估量的功課。

而 – 這部書不是一本枯燥無味的歷史書籍。恰恰相反,這部書懸疑、慈悲、悲慟而且文字優美。李江琳進行的研究是那麽地廣闊、細心,她研究過程出現專業的縝密思維,讓她提出平常人讀扭曲史書頂多不屑續讀而根本提不出來的反問、懸疑來自對中方史料逐字逐句的推敲,對比西方英文史料和藏方史料的印證。當她最後呈現了一個民族巨大災難的同時 – 受害者的災難,她同時印證了另個民族的另類災難 – 兇手的災難。這裡從李江琳對史料的耐心和執著可以清楚讀出的第二個指控 – 教育!因爲那是她得到的所有歷史教育内容的反證。

她以數人多軸的生活方式開始敍述,從1950年的中藏談判,到1956年青海、色達草原逐漸開始的藏民暴動,直至最終1959年3月20日那一天的大屠殺,這些個人命運(中方和藏方)如何牽繫著藏族,導致並且誘導大屠殺的形成 – 一次精心計劃的滅族大屠殺,以達到統戰和宣威,而最終紅色大一統的目的。而每個人最終結局 – 包括關鍵人物屠殺者的結局都在書中不懈地追蹤,到這些人行至2010年的命運作出陳述。屠殺者的結局用了很少的篇幅,確是很大的諷刺。一個訴求「階級鬥爭」搞到「民族災難」的黨中人物,最終的下場文字在這本書裏僅僅是幾行而已。因爲這就是一切災難行爲的最佳邏輯解釋。他們最終都是災難本身的體現。結局其實無聊又無謂 – 自取其辱了一場。當一個人、一個黨、一個國背信爲人最基本的禮義廉恥。這其間的每一個人的命運就開始被時代踐踏了。

而 – 這也是對中國共産黨血腥雙手拱托出來的一份歷史和一個對未來吃人野心的最佳闡述。

這本書的序是青海塔爾寺住持阿嘉•洛桑圖旦寫的。住持的序中陳述如何認識李江琳。

那是在一次美東的「漢藏學生友誼之橋」。住持和李江琳都是與會發言人。阿嘉住持【本來以爲作爲一位漢族學者的李江琳,自然會站在中國政府的立場來談論西藏問題,而她的發言恰恰相反,沒想到她的發言會那麽條理分明、客觀事實,而且還引用了很多來自中國官方資料,來説明西藏問題的來源和發展。看得出來,她真是付出了心血,並擺脫了中國官方宣傳的枷鎖,進行認真地研究來闡述真實的歷史,這點讓我感到非常意外。】去年七月在臺北誠品翻閲這本書,讀到這裡,我決定買這本書。

李江琳幽幽地嘆息,要知道1959年西藏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就不能不回頭看1956年色達草原(青藏高原東南緣)的第一槍。她是這麽開始的:【措溫布 – 青色的湖,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該是因爲承載了太多藏人的眼淚吧?她寫下爲了保護經堂誓與寺院共存亡的雍若本。1956年6月的理塘寺事件。理塘寺乃是1580年第三世達賴喇嘛創建的名寺,被中共炸毀。同年初春,德格麥宿的宗薩寺發生暴動,1958年青海省書記對西北藏民大開殺戒。以及1958年4月的循化事件,曾是班禪喇嘛老師的加乃化仁波切被迫辦「學習班」,藏民不滿他們心愛的高僧「被關押」而產生流血衝突,死傷719人,加乃化仁波切在「學習班」悲憤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