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30

2010 除夕音樂會 Silvesterkonzert


Am 31. Dezember um 17.15 Uhr können Sie live im Ersten (ARD) mit dabei sein, wenn Gustavo Dudamel sein Silvester-Debüt bei den Berliner Philharmonikern feiert.

好久沒上音樂廳了,事情渾,卻也是音樂會都不湊巧地撞上吾兒學校行事。本年九月的音樂節竟然以Berlioz和Alban Berg 爲主題,不熟悉的我也就興趣缺缺了。

終于今天又走進愛樂廳,特別高興指揮是吾愛Dudamel和柏林愛樂交響樂團。今晚屬於除夕音樂會New Year’s Eve Concert ,共三場。29、30、31三個晚上。新年守夜已邀約一群朋友,所以,我選擇了29日第一場。

2010-12-22

中國的良心:劉賓雁

劉賓雁和妻子朱洪

中國的良心:劉賓雁


2010年12月22日
終於入土爲安
葬于北京天山陵園

1988年受邀出國講學
就此被逐出國門
2005年他病重
要求回國被拒
病逝美國

2010-12-21

電網関帝廟

電網関帝廟
好笑的也是接到朋友一封好笑郵件。

説是年底抽籤看運道。好呀!版主是電網関帝廟。哈!関帝廟也電網化了。

開始沒理它,隔了數天覺得好玩,找了個看的順眼的數字點擊 – 那其實是我的生辰年 60。然後得了這個籤,哈!笑死人!竟然挺對門兒的!

2010-12-20

傳統、規矩也能那麽令人歡欣?!

這張照片來自網上。吾兒舞會的dress code沒有那麽嚴格,但是擁有更多的青春氣息!

傳統、習俗、規矩、慶典也能那麽令人歡欣?!

2010-12-17

被社會消費!

我,被這個社會消費!

總是收到不知名的廣告郵件
總是收到沒來由的廣告信件!

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動作在
刪除廣告郵件
置棄廣告信件

這個以“消費”為前提的社會
竟然我的地址也成了商品?
雖然對我個人不造成傷害
我僅僅需要做的動作是
刪除或置棄

2010-12-15

零距離的赫塔米勒 Hertha Müller

今晚,我首次零距離接觸 Hertha Müller。


她是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凴這個名氣,我根本不會想在我的生活中能夠接觸到她。

竟然,來自一位朋友的請求請我做翻譯。請我做翻譯的朋友自己想對這次接觸寫下文章。所以,我尊重動筆人的思維,僅僅對我今天的體驗,對這位2009年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作家零距離的接觸寫下心中的觸動。

她,是那麽的纖細
比我的個兒還要小
她,如同媒體照片
總是一身漆黑
好像世界沒有其它顔色

2010-12-10

一張留給劉曉波的空椅子 Ein leerer Stuhl für Liu

「我沒有敵人」是奧斯陸這個展覽的標題。
這是2009年12月劉曉波在法院中作最後的陳述時所說的話。
兩天後,他被判處十一年徒刑。
2010年12月10日諾貝爾和平獎典禮


德國明鏡網:一張留給劉曉波的空椅子 (Spiegel Online: Ein leerer Stuhl für Liu – deutsche Version)


作者:Maria Marquart


他將在鐵窗之後經歷此生最大的榮譽。諾貝爾和平獎今天在挪威頒發給劉曉波。可是他無法親臨現場。中國憤怒無比的政權,牢牢地監管這位胸懷不同政見的人士。數十年來這還是第一次,這個至高無上的和平獎,將空留在奧斯陸 - 最重要的座位竟然是空著的。


今天本來應該是他的大日子。當諾貝爾和平獎頒發典禮在奧斯陸舉行的時候,劉曉波能見着的只是他的獄警。


挪威首都的市政廳大會堂裏進行的頒獎儀式上,將為被判刑十一年入獄的獲獎人保留他的座位。「空椅」標誌著中國對人權的壓迫。

2010-12-04

壞心情的論述 Traktate der schlechten Laune

柏林今秋一次反資本主義示威遊行
Demonstration in Berlin: In diesem Herbst tragen die bürgerlichen Schichten Antikapitalismus
《明鏡周刊 Der Spiegel》2010年11月29日



文化專欄,作者: Georg Diez


標題:壞心情的論述 Traktate der schlechten Laune (deutsche Version)


次標題:資本主義是一個龐然怪物,互聯網愚化人類,唯才是用的社會導致憂鬱症 –今秋書坊出現一系列評論新書,宣告我們生存社會的病態。這些書籍代表被激怒市民階層的憤怒文學。


今秋中產階層的市民憤起反抗資本主義。他們憤起敵視科技。他們也恐懼個人主義的趨勢,他們滿腔熱暖暖的憤怒。


滿腔熱怒對應季節濃霧,適合傍晚時刻壁爐旁邊,啜飲濃郁的紅葡萄酒。


他們圍坐一起,探討彼此的心中真理,好像提早交換聖誕禮物似的。


『我們必須承認,人類心靈資源罄竭售賣給無情市場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沉重地點頭。


『唯才是用的主體,内心激戰矛盾不已。』


更強力度地點頭。


『我是我,你是你,社會就會越來越糟。集體個人化。全面的個體化 – 包括生活,工作,不幸。瀰漫不清的精神分裂症。憂鬱症也漸漸浸入生活。個體論化成細小偏執分子。人類互聯的歇斯底里化。我越只想做我自己,我的空虛感就越強烈。我越表達自己,我的思維就越乾涸。我越追求自我,我就越疲累虛脫。』


這是一般大衆的呻吟。

2010-12-02

《大國沉淪》:寫給中國的備忘錄

聼劉曉波,聼了一整天!德國之聲自從劉曉波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以後,開闢這個廣播園地。

沒讀過劉曉波的我,其實根本不認識他。或許如同芸芸大衆。僅僅知道他以追循哈維爾的民主腳步,而草擬《零八憲章》入獄。然後2010年他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這個認知的確很貧乏。

廖天琪(ICPC獨立中文筆會會長)為德國之聲《禁書選讀》的園地開闢,釋放了大量劉曉波多年來的文稿。由台灣允晨出版社執攬出版權,我等著劉曉波的書問世。

德國之聲介紹劉曉波思想總共有五卷,每一卷約九、十章不等,以廣播形式介紹。假如,中國有救,那該是劉曉波思想。而這也牽繫著自由民主地球人的價值觀。

西方資本主義的瓦解崩潰,中國的獨裁集權興起,確實造成一個模糊景象。劉曉波深刻的見解,剖析了中共的本質、走勢和來龍去脈;同時它跟全球的互動和黨的鞏固化。從這個角度,曉波現象絕對跟世界政治歷史掛鈎,曉波現象絕對有被極權獨裁壓迫滅音的理由。所以,諾貝爾的來臨是撥亂反正的鍾音!這個獎給予劉曉波,事實上是給與全球熱愛自由民主的地球村民!感謝,劉曉波!你,成了2010年對自由民主呐喊的全球象徵。

2010-11-23

點評亞洲周刊主編邱立本

站在中間的是亞州周刊的主編邱立本

放觀華文國際媒體,誰是代表?
既然訂閲亞洲周刊,可為代表?

近年來邱立本
的語言激烈了 - 面對炎黃情結
同時也柔和了–面對鴨霸中共!

2010-11-22

Wer ist der Verlierer? Wer ist der Sieger? 誰是失敗者?誰是勝利者?

Frau Tien-Chi Martin-Liao Vertretung für Liu Xiaobo zur Nobelpreisverleihung am 10.12.2010
In einem Radiointerview vom Deutschlandfunk am 5.12.2010 hat Tien-Chi Martin-Liao über das Ausreiseverbot, das gegenwärtige Regime in China sowie die Sinologen in Deutschland gesprochen:

http://ondemand-mp3.dradio.de/file/dradio/2010/12/05/dlf_20101205_1705_d2c15c9a.mp3

Was für eine Schande und keine Überraschung?! Liu Xiaobo darf nicht aus dem Gefängnis kommen, um den erstmalig an einen Chinesen gegangenen Nobelpreis für Frieden persönlich entgegenzunehmen!



Was für eine Freude und große Überraschung?! Die Vertretung zur Nobelpreisverleihung ist Frau Tien-chi Liao-Martin, eine gebürtige Taiwanesin. Sie kämpft unermüdlich seit den letzten 20 Jahren für die Menschenrechte.


Jawohl! So soll es sein! So muss es sein! Eine Taiwanesin nimmt diesen ehrenwürdigen Preis entgegen, der ein historischer Beweis für den Kampf für die Menschrechte der Chinesen ist.

Ein Artikel in YZZK (Asia Newsweek Hong Kong Erscheinungsdatum 14.11.2010) " Wer ist der Verlierer? Wer ist der Sieger" (chinesische Version) bietet die tiefen Einblicke zwischen den beiden Seiten der Taiwanstraße.

2010-11-21

誰是失敗者?誰是勝利者?Wer ist der Verlierer? Wer ist der Sieger?


Nobel Price 2010

 噢!盧躍剛 – 第一次注意到這個名字!


本期亞洲周刊刊登出一篇他囘龍應台的信。他自然是深刻地體念了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書中的「反戰精神」。更有甚之,他好生咀嚼了一遍「國家領袖鞠躬道歉」的精神意義,於此就得好生重新走進歷史一遭,好生體念天下蒼生一囘。


反思?來自廣大神州人民?永不嫌多,只怕不夠!

值得注意的是,盧躍剛在寫給龍應台的信中,提到中國共産黨必須實現【憲政承諾回到63年前—1946年,結束黨法黨軍黨天下,結束槍桿子、筆桿子—「兩桿子」執政理念,把中國社會真正帶入民主社會,完成自我救贖1946,那該是回歸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吧?


2010-11-16

晚安,美國 Good night, America!


這一篇《明鏡周刊Der Spiegel》的封面故事,對美國夢作出精湛的解釋和描述,道出一個大國的淒涼,奧巴馬總統背負十字架的無奈,危機過後世界各國的較勁,字裏行間透露人間價值,人間價值 - 那是難以尋求的世間罕有物嗎?

標題:Good Night, America (deutsche Version)



2010年10月30日《明鏡周刊Der Spiegel》


作者:Klaus Brinkbäumer, Marc Hujer, Peter Müller, Gregor Peter Schmitz, Thomas Schulz


次標題:美國人共同砌築一個夢,這個夢變成了一個國家,夢想地位財富人皆有之。然而現在,美國必須意識到他們的系統是多麼脆弱不堪,現實的滋味更是苦澀非常 - 這個超級大國既找不到危機的出路,同時危及全球經濟。

2010-11-12

日本,唯美是瞻!Japan, a country full of aesthetic spirits

日本?活了半世紀的我,一直沒有踏足的欲望,自然也沒有深入了解的欲望。好像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教誨:日本是二次世界大戰的侵略國,蔣介石戰後以德報怨捨棄分毫賠款遣囘一兵一卒,從此自以爲理解了所謂的天地正義與是非評價。


今日不得不感嘆:身為二次大戰戰勝國的中國
落後地以鴨霸朝廷外交進行國際互動?
粗鄙地蠅營狗苟完成共黨間利益分配?
這個徹底背離禮義廉恥的民族?
呈現出一個什麽樣的時代精神?

而爲什麽日本、德國
以戰敗國的殘敗勢頭雙雙一躍而起
成爲戰後的經濟奇蹟?
成爲文化藝術惺惺相惜的友好邦國?

朋友頻頻呼喚,好呀,那就今年十月造訪唄!

2010-11-06

初戀 First Love


秋假他回家 – 這是去了寄宿學校來的第一次回家。


他爹飄洋過海飛抵學校去接他。走在學校長廊中,撞個正着。手中拿著前往柏林火車票的他說:『啊!你來幹啥呀?』好一個別過父母的再見致詞!這個爹 - 一肚子飄洋過海的窩囊委屈、、、

這個秋假爲期兩週。這個周末他又得上路了。16歲的孩子,即便兩週之間也是判若兩人。從『你來幹啥呀?』到跟父母肝膽相照:『我戀愛了!』

2010-11-05

Glaube vor den Mauern

亦武風 - 歸去來兮?(中文版)
re Liao Yiwu li Wolf Biermann (Bild: DW)

Er sagte

es ist wie ein Traum – aus seiner subjektiven Empfindung heraus
In Wirklichkeit war es wie ein Traum - der Wirbelwind fegte durchs Land.


Menschen, die in diesem Traum lebten
müssten mitgekriegt haben
dass er die deutschen Medien erobert hatte
müssten das Gefühl gehabt haben,
dass er Spuren im Herzen des deutschen Volks hinterlassen hatte
„Er ist wie die frische Luft im Gegenwind“ so beschrieb ihn der Tagesspiel.


Mit „Glaube vor den Mauern“ am 30. Oktober verabschiedete sich Liao Yiwu vom Westen. Der chinesische Schriftsteller und Musiker trat mit dem deutschen Schriftsteller und Liedermacher Wolf Biermann auf. Die Veranstaltung war Lesung und Konzert zugleich und fand im Rahmen des Internationalen Literaturfestivals Berlin statt.

2010-11-01

亦武風,歸去來兮?

廖亦武和左側的比爾曼
Glaube vor den Mauern (deutsche Version)

他不斷地說
好似夢一般地–他的主觀體驗
卻是夢一場地–他的旋風掃蕩

活在這一夢境的人
不會不知道
他征服了德國媒體圈
不會不感受
他席捲了德國知識界

「他像是逆風中的一股清新空氣」
《明鏡日報 Tagesspiel 》這樣形容他。

10月30日亦武與比爾曼惜別晚會„Der Glauben vor den Mauern“,説是「圍牆前的信仰」成了好一場亦武風壓倒比爾曼風!

2010-10-30

炎黃文化悼亡篇


余英時穿梭于中西文化,從中西文化洗煉之後,編織預言雙贏的康莊大道。雖説終究是在洗煉之後織造烏托邦,他不容誤解地給予中西文化傳承定位。他今年八十高壽。(《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的作者)

齊邦媛默默耕耘一世,娓娓道來今世。齡屆八十有六,耗盡蠟炬燈蕊,描述炎黃子孫命運的乖戾。悲痛只在最末梢的神經,釋然則是所有努力過後必有的心情!(《巨流河》的作者)

炎黃子孫面臨危機,能夠賴以牽繫人文學者皆已八十好幾,何以為續?這 – 可能是《亞洲周刊》主編邱立本前些時日,對台灣呼喚拗口主義 -「中華民國民族主義」- 的原因。我懂了邱立本– 無以爲續的危機感。

2010-10-26

德國:躁動的國家 Das erregte Land

Well done!
Greenpeace - We love you!


Greenpeace conquered the roof of the CDU-Head quarter to demonstrate Merkel's flirting with atom bosses and prolonged the operation of atomic energy./Greenpeace besetzt Dach der CDU-Zentrale

Ein Demonstrant auf seinem Fahrrad beteiligt sich an einer Demonstration gegen die Stuttgart 21

 隱隱感覺妳眉宇深鎖,欲言又止。説是給我老公買了那本妳喜愛不已有關寮國的小説,要親自送過來,真正在妳内心深處,該是一年多來的生活困境和社會惶然帶給妳躁動難安吧?其實妳想得只是訴説與聆聽吧?


這份對我的信任,由衷感動。但是 – 請別被生活給磨陷了啊!要妳堅強,告訴妳德國人民在醖釀當中,上次要妳讀内格特教授(Prof. Oskar Negt)那篇訪談文,今天給妳寄上這篇文「躁動的國家 Das erregte Land」。朋友,妳絕不孤獨,朋友在妳身邊,社會沒有抛棄妳。事實上,我們領會一個相同的命運 – 被幽靈資本家踐踏的小小馬鈴薯。每個人感受程度可能不同,但社會結構若是,生活基調亦然。


所以,這個時代迫切需要鮮明的政治性人格。我們不無所謂,永不!那 – 我還想輕聲告訴妳,我由衷的願望:前東德人民用廣大的意願為德國社會親手共築一個新烏托邦!


2010年10月21日《時代周報 Die Zeit》的標題評論


「躁動的國家 Das erregte Land」(DeutscheVersion)


次標題:穆斯林、斯圖佳特、年輕的國防部長:德國人民和德國媒體幾近瘋狂。

2010-10-09

齊邦媛的《巨流河》- 印證今生(下)

啞口海台灣最南端鵝鑾鼻燈塔左側佳樂水附近的啞口村
自昨夜起秋雨瀟瀟,中午便回到房間,窩在乾暖舒適的床上把《巨流河》看完。闔上書不禁一份喟然,讀完齊邦媛自傳,等於走過一囘抗日内戰。心思交錯在劉曉波剛獲得諾貝爾獎的狂喜,憂戚尚在柏林廖亦武的人身命運,釣魚島的中日紛爭,人在日本五味雜陳,想要重新回到齊邦媛身邊,不得不抛開日本情境和曉波喜訊!


《巨流河》的後半部描述作者和泰半外省人在台灣篳路藍縷的歲月和心情。齊邦媛的夫婿羅裕昌學的是工程到了台灣就進入鐵路局,為台灣的鐵路電化和十大建設中領導中央行車控制號誌工程而獻身,灑在台灣土地上的汗與淚,那個時代沒有人會提出這麽幼稚的問題:『你愛不愛台灣?』。羅裕昌至退休因公失聰,一生淡泊,最後卻越來越沉默。

2010-10-08

齊邦媛的《巨流河》- 戰亂教育史 (上)



一甲子悠悠忽忽星月轉移,終於二○○九年先後在台灣出了兩本跨世紀故事的書籍: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和齊邦媛的《巨流河》。


前本書我非常喜歡也在年前讀完寫下心得《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今夏七月回到台北誠品才購得後本書,今秋得空閲讀這本長達600頁的《巨流河》。

同時間與許多朋友談及這兩本書,集結了許多不同的意見。過後再行略述朋友意見和反思人的個人想法。

《巨流河》基本上可以分成兩大部分:前半段從1924年齊邦媛在遼寧省鉄嶺縣出生,到1943年在神州的求學階段;後半段1947年她從武漢大學畢業,在抗戰突兀的勝利虛空感和共黨乘虛而入製造全國學潮混亂中,逃避政治漩渦的她來到台灣,竟然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巨流河》的序是這樣開始的:

【「巨流河」是清代稱呼遼河的名字,她是中國七大江河之一,遼寧百姓的母親河。「啞口海」位於台灣南端,是鵝鑾鼻燈塔下的一泓灣流,據説洶湧海浪衝擊到此,聲音消滅。這本書寫的是一個並未遠去的時代,關於兩代人從「巨流河」落到「啞口海」的故事。

二十世紀,是埋藏巨大悲傷的世紀。】

此書以神州和台灣為分水嶺,我也依循作者思維寫下個人感受:

2010-09-27

淤泥乃我同類 - 中國底層!


我在思考一個靈魂。


人說:「出淤泥而不染」。讚頌的是一個獨高的靈魂,一個可以把自己跟環境抽離的靈魂。出於淤泥,而不染於淤泥,飄然而立,走出淤泥。啊!一個高聳的靈魂!

2010-09-25

錯誤的民主典範? 正確的極權壓迫?



點評丁果之文:《龍應台北大演講的誤導》


2010年8月29日《亞洲周刊》

丁果在為文之首,讚揚龍應台【龍應台在海內外一片讚陽中國崛起的輿論中,慧眼獨具,質疑富國強兵的現代化路向,提出了「文明崛起」才是真正崛起的重要命題】,證明丁果身為「資深媒體人」頭腦清楚,普世價值分明。

但是,突然語氣一轉,開始「狡辯」:【當她用「美麗島」折射「中國夢」的時候,卻發生了不容忽視的偏差。】。

丁果認爲:【龍應台在定位台灣民主化的時候,用錯了比較的基準。】他說:【當檢驗台灣民主體制的時候,不能用大陸的威權專制來做比較基準,民主和不民主,沒有可比性。台灣的民主制度如何,民主化程度的示範性如何,只能在民主機制的範圍內比較,也就是說,台灣必須與世界其他的民主化國家比較。】

請問丁果是根據那一條邏輯辯證學的理論基礎,來評定國與國之間的「比較基準」?中華民族兩地從1949年的代代辛酸一路至今2010年,有太多值得比較研究的線索啦!

2010-09-23

Panzer gegen Polen 歷史 - 可以狡賴辯證嗎?


類似的文化活動,通常跟我是無緣的。因爲我的老公是「士農工商」最低等的「商」階層。也因爲女友知道我現在什麽都沒有,有的就是「時間」。所以,她來電:『來參加我老公的討論會,是《時代周報歷史專刊Die Zeit - Geschichte》跟電視頻道《Arte》合辦的一個主題討論。』

電話上只聼女友說,是一個跟波蘭有關歷史議題討論會。空巢期的我,只等著如何充實人生,欣然赴約。

2010-09-19

廖亦武要的是一份「生命的美」!


他,用一首痛徹心肺呐喊的詩
見證了大屠殺
流傳了大屠殺
然後就入獄了
那年,他31歲!

從此他淪落社會底層
坐牢四年出獄後
爲了生計他開始賣藝
從獄中一位老和尚學會了吹簫
說吹簫是獄中和尚唸經的另類方式
那 – 他把吹簫學會
是面對煉獄生活的另類方式

那天,他出獄了
啊!要跟朋友道別呢!
怎去找他啊?!當然去不得!
他到獄外
找到和尚獄中適當的位置
吹起簫,第一曲、第二曲
沒有回音
吹起了第三曲,然後
來了!和尚吹起簫來了
那曲名好像是「開大門」
他懂了!他應該要大踏步向前
於是,就此作別

2010-09-16

土包子開眼界 - Konstanz(康斯坦茨市)


海洋之堡 康斯坦茨市 Meersburg Konstanz
上了車,淚水就不爭氣不聼使喚,撲簌簌地灑落下來。心中演繹過千百遍,那顆絲毫沒有悲傷的心,竟然可以淚眼婆裟地沒完沒了?!


把著方向盤的老公,眼見孩子背影消失,一言不語駛離學校,就朝向高速公路,往朋友家的方向去。還好,老公約了住在離學校約二十來公里遠的朋友,在他家就宿一晚,明天晚上才飛囘藝術之都,不然我跟他兩老大眼瞪小眼,少了一個愛鬥嘴的小犬,孤苦零丁地去酒店,天地陡地淒淒慘慘慼慼然,情何以堪?!


可愛的朋友妻已在花園,擺上烤架煙霧裊裊,萬家香!多年未見,好一個熱誠擁抱!他們的孩子比吾家小犬大兩歲,才剛從小犬甫報名就讀的學校畢業,所以話題就繞著學校轉。老友、烤肉、冰涼啤酒、、、啊!開心了!

2010-09-13

背影 Er wendet mir den Rücken zu

背影

這一天終于來臨!你,高大的你,突然意識到「是時候」了!


『等一下!』你喊道,把手中學校制服和一堆文件放到後車座,走向我,雙臂緊緊地抱緊我,輕輕地在我耳邊吐字:『馬痲!我會 - 很很懷念妳的亂吼亂叫、、、』,接著,你又走向你爸爸輕吻他。然後,高大的你,拿起後車座的東西,轉過身大踏步地走了、遠了、、、我對準相機,就在你即將在校舍大樓門口消失的那一刻 - 「喀嚓」一聲!我的孩子的背影!這一年你滿十六歲。

2010-09-06

德國這個社會沸騰滾滾了 In dieser Gesellschaft brodelt es

我有一個德國小朋友,他比吾家小犬還小一歲。



他竟然對台灣正體癡狂不已。雙親都是德籍,這位來自東德的母親奮力支持兒子的狂熱之餘,卻也力不從心,因爲她不會中文,完全無法使力幫助自己的孩子。這樣我成了這一家人的好朋友。


媽媽總會定期與我聯絡告知近況,陸續我得知她的先生失業了,隱約感受到她家的生活壓力。她對我說:『反思人呀!我怎麽就覺得我可以肆無忌憚地跟妳聊盡天南地北?跟我自己東德同胞我絕對不敢吐心事,對西德同胞我也沒有這份信任!』


上週她才陪兒子去北京二周,回來後急匆匆地打電話給我,電話上激動地要跟我談中國。她說:『我觀察到中國婦女在社會上的平等地位證明這個社會的確徹底解放、、、』我們又談到民主,她竟然搖頭嘆氣:『民主?我們實在不能不思考有時候民主也無法達到一個社會應該達到的所有目的!』


最遲這個時候我就知道德國這個社會面臨相當嚴峻的課題了!

東西德融合了二十年 - 真還算是年輕的“舊國新造”,面臨歐洲國家破產、歐元危機,可以想像對許多東德人民來説是沉重的一擊。人民慘遭沉重一擊以後會有什麽心靈感觸、會有什麽意識覺醒,有待觀之。但是政治泡沫開始四處飄散卻是處處可見。

民主?不是說應該創造大多數人的幸福生活嗎?假如這個大多數對民主的信心在萎縮當中,這個民主就宿屙成疾了!


所以我推薦了這位媽媽看《明鏡》下面這篇訪談報導,同時推薦她廖亦武那本書《Fräulein Hallo und der Bauernkaiser 坐檯小姐和農民皇帝 - 中國的底層社會》


《德國這個社會沸騰滾滾了 In dieser Gesellschaft brodelt es 》(Deutsche Version)
 《明鏡周刊》2010年8月9日 Der Spiegel


明鏡周刊訪問哲學家 奧斯卡内格特教授(Oskar Negt) (他是德國當今最有名的理論批判思想家之一,與尤爾根•哈貝馬斯 Jürgen Habermas一樣,都是重量級的社會哲學家)討論社會階層的裂縫,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烏托邦與現實之間的敵對狀態。


明鏡:内格特教授,您的新書《政治性人格 Der Politische Mensch》對人格的政治性和民主生活方式進行討論分析,其實您是在激進地批判我們社會秩序中的現行憲法。您書中寫道面對一些歷史情況,只有烏托邦式的設想才是現實的。為什麼您認為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


内格特教授: 我們正處在一個時代巨變的時刻,特別是過渡在一個困惑不已的世界當中。我們社會的經濟運作出現的各種危機性問題相繼惡化,以至於我們民主政體的內部凝聚力似乎在流失當中。在這樣一個「no-more」和「not-yet」呈現爆炸性的局勢之間,整個社會的想像力確實應該全力集中關注怎樣才能找到出路。然而相反地,我們的社會呈現出一個分裂的現象,一個社會階層分隔的狀態。

2010-09-03

中國古典音樂在哪裏?Where is the Chinese classic music?



我不是專家,僅僅因爲音樂佔我生活很大一部分,而總也徜徉在中西文化之間的我,無法不面對一個問題:「中國古典音樂的文化在哪裏?」

我們這些好似很喜愛深度音樂的人,一說起來都是巴哈、貝多芬,這個現象不是很奇怪嗎?我們崇洋嗎?那「不崇洋的人」對音樂的感召又是什麽呢?中華民族的音樂自信、音樂文化在哪裏?

2010-08-30

《Fräulein Hallo und der Bauernkaiser 坐檯小姐和農民皇帝》

Was schadet dem Image meines Landes mehr? Ein Auftritt auf der Buchmesse, oder dieses Reiseverbot? Fragt Liao Yiwu. 什麽比較會破壞我國家的形象?在書展上露面,還是被禁止出境?廖亦武問道。(© Foto: oh 照片來源:南德意志報 Foto: Süddeutsche Zeitung)
摯愛的朋友!

真高興見着你,也沒想到你竟然沒有忘記,我回覆你的「櫻花戀」郵件中一聲感嘆:『我在思考,爲什麽身為二次大戰戰勝國的中國,淪落成今日的政治鴨霸?淪落成今日的人文怪誕?淪落成一個令人不想沾碰的民族?』


席間你沒來由地突然說起一本書,原來赴約出來前你才剛剛讀完闔畢。滿腦子印象的你告訴我,這本書的書名是《Fräulein Hallo und der Bauernkaiser 坐檯小姐和農民皇帝 - 中國的底層社會》。説這本中文書籍甫出版即被禁。目前只有德文版,英文版僅是縮簡版。你說這本書基本上是採訪形式完成,被訪人物都是文革慘遇倖存者。此書也是典型的「傷痕文學」。

【一個妓女,一個和尚和一個打掃公厠的人,一個法輪功信徒,一個前紅衛兵和風水大師 - 他們和許多人一樣,作者廖亦武 – 目前中國最知名的作家之一也是前政治犯 – 對他們的生活經驗和他們的生活希望深入採訪。從這些討論當中,一個中國活生生地走出來了,一個一般人不太看得到的中國 - 一群歷經古代神話各種風俗禮儀和所有政治技術革命倖存的人們,這一群被遺棄、被邊緣化人們的尊嚴、智慧和人性,永遠不可能被鬥爭清算盡淨。】這是網上的書評簡介。

你說:『在文革之前大躍進造成的饑饉時期,許多鄉村人家飢餓到互換小孩,以抗拒進食親子面臨的恐怖懼怕。』我才想到囘說:『是呀!巴金呼籲成立文革紀念館,至死不得志。』

2010-08-28

2010 Berlin Musikfest Eröffnungskonzert 柏林音樂節開幕音樂會

Karikatur zur Urauffühung von Mahlers 1. Symphnie am 20.11.1889 in Budapest
馬勒第一交響樂曲1889年11月20日在布達佩斯首演日的漫畫海報
遠遠地就看到一大群人,走近看到許多人手持一張手寫的卡:『Karten gesucht 要票!』沒票要賣也沒票要買,疾疾走進愛樂廳 – 一片活絡等待美感的雀躍!朋友約見的喜悅,預約訂票的排列,紳士淑女的盛裝,一季的音樂節就從今晚開始!


尾隨著我身後而來的是前聯邦總統 Rau 的遺孀 Christina,想當然耳,柏林音樂節是由聯邦預算列支,自然許多政界人士也在被邀行列。

2010-08-26

大龍峒 - 古蹟巡禮 Taipei Ancient Path

大龍峒的孔廟
啊!我倆相遇了 – 坐的竟然是同一班車!這一站叫做「圓山站」。


『去哪裏?』前一天女友問,順著一書在手《臺北小旅行》,我對著電話唸道:『大龍峒 – 古蹟巡禮,大龍峒與圓山很近,隔著捷運淡水線,有著酒泉街如槓桿,連接青春與懷舊的兩頭。』

既尋找「青春」又很「懷舊」的我們,一拍即合。

2010-08-18

一個快樂的園丁 Ein glücklicher Gärtner

Jetzt proben sie wieder: Claudio Abbado und seine Luzerner Freunde
現在他們又在排練啦:阿巴多和他琉森的朋友們
啊!8月12日《時代周報 Die Zeit》刊登的這篇文章的筆觸如此細膩多感,體會的是愛樂朋友心目中的最愛 Claudio Abbado! 連夜翻譯出來,以饗中文愛樂讀者!我想這篇文章終于為阿巴多和他的柏林樂迷搭建了一道感性的心靈橋梁。

《一個快樂的園丁》Ein glücklicher Gärtner (Deutsche Version)

次標題:阿巴多,現世偉大的指揮家,在琉森慶典樂團身上完成了他的音樂之夢

作者:Claus Spahn

這是一個多麽奇妙的樂團?僅僅一個夏季幾個星期的聚合,竟然演奏出如此難以置信的美樂,好似他們已經持續數十年一同作樂。

2010-08-17

《中國人的性格》 Oh! Chinese!



已在歐洲生活三十年的我,對來時路並不無所謂的我,總也穿梭在文化價值之間,面臨中西文化的價值衝撞。探索的日子裏,我感謝誠品櫃檯,循著我的書單 - 把第39本書交到我手中 《中國人的性格》。

這是一本學術研究的書籍。對我個人感召價值而言,此書僅次於余英時的《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

沒錯,我非常有目的地想要了解中國人 – 因爲他們對我而言非常陌生。不僅僅是大陸人、也是青青國度的家人、朋友。有這種稱謂「旅居華人」,那不是我,我從不「旅居」。「居住」的同時對我意味「植入」。要「植入」你不能不吸收土壤。從年輕歲月的「植入」到現在,好像我成了居住當地人。有意識地尋根,面臨種種價值衝撞,這才意識到我需要重新認識,這個我曾經揮手作別的地方。

2010-08-14

西藏《天杵樂隊》Tibet Vajara

西藏第一支搖滾樂隊:《天杵樂隊》
The very first rock band in TibetVajara》
吾友呵!

坐在語堂故居「有不為齋」的小陽臺上,聼妳眉飛色舞地傾吐妳接下來的抱負:製作一部地下搖滾音樂史的電影。我毫不思索地接口說:『那非要介紹天杵樂團不可』。博學多聞的妳揚起眉毛問:『沒聼過呢!那是什麽樂團?』。聼我簡略地介紹了《天杵》的背景之後,妳的反應讓我嚇一跳:『那 – 我的電影甭想在大陸市場賣了!』這種「自我反射式」的政治自律自約在藝術創作領域起到如此有效反應,令我不得不讚嘆鴨霸共產黨的威權威力!!但是我當然尊重藝術創作者的原創意念,所以不再多言。

沒想到作別了妳,作別了臺灣,竟然接到妳的詢問:『我上網找哪裏可以買到《天杵》的音樂』。如是,暗喜伯樂知音之餘,勾起了我無限的思念:

2010-08-11

書香?林語堂故居!Lin Yutang

想要沾得一份書香而無須翻閲書籍嗎?介紹你,去“林語堂故居”!


是的,你要先繞過台北的紅綠燈叢林,一路往上走,終于半山坡上 - 好像是路當中,卻必須找停車位了 – 竟然有“林語堂故居 – 停車位”,好極!我懷疑,沒有車很難來這裡。不管,跟我來這裡的女友幸好有車,也幸好她也還沒來過。咱倆閒情逸緻來找林先生語堂串門子啦!

一代大師的宅院真真好,他親自設計的中西合併宅院,自己曾經如此形容:「宅中有園,園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上有天,天上有月,不亦快哉」。

2010-08-09

文字優美的《新文化苦旅》

這一陣子,對“書”特別感興趣。因爲懶得旅行,又必須配合孩子的假期行程,所以這樣的日子,“書”成了最好的朋友。


我好一陣子開始閲讀余秋雨的《新文化苦旅》。這次讀完了。竟然挺喜歡的,也竟然挺苦澀、挺不耐的。或許追隨的是他標題的《苦旅》吧?!

2010-08-02

《中國社會正在加速走向潰敗》孫立平


朋友,

接到妳的郵件,我久久沒有回覆,也因爲妳啥都沒說,就簡簡單單地寄來一個學者對中國現象的指出和評論。

妳對祖國的信心動搖了嗎?妳希冀從我処得到任何反應嗎?

2010-08-01

生命的執著:安仔國寶 Mein Schatz!

離開了迪化街,就往跟它平行的西寧北路走過去。從民生西路左轉進入西寧北路,就出現好多盆栽。呼應面前那些不起眼的小店面 – 呵!店裏可以簡陋,綴飾街道一片綠意卻少不得啊!

安仔國寶
這條街上令人心思蕩漾的其實是吸吮大稻埕奶汁滿到不行的「安仔國寶」。他 – 是博物館内工作坊的戯偶雕刻師傅!

2010-07-30

大稻埕碼頭 Taipei Dadaocheng Wharf

到了台北,首先拜會我的最愛 - 「誠品」。遞上49本書的書單,請代爲搜集,然後開始瀏覽閒逛。

買衣服可以試穿,看得順眼,就狠下心。買書呢?沒買過沒有書評介紹的文學叢書。無須書評介紹,可以信任自己「眼光」然後買下的書,對我而言只有兩种:食譜和旅遊手冊。

2010-07-28

一頁香港 One Page of Hong Kong

香港機場赤鱲角Chek Lap Kok
要體驗香港,首先得登陸香港機場赤鱲角Chek Lap Kok。赤鱲角給我的中文聯想挺鄉土的,但是香港機場卻是全球之冠!

可能因爲自己以前在航空業服務過,所以對機場特別情有獨鍾。機場是流行稱謂「地球村」的最佳表徵。特別熱愛「融合」議題的我,更是愛極「機場」這個地方如何把人類匯集在一個偌大的空間,這裡,人類被融合了!這裡,你可以披戴歐洲人非議有加的頭巾、這裡你可以自圈一個小角落,面向麥加跪拜。這裡,聼不到各國民族社會的雜音,而這裡每一個人的目的相同,邁向下一個目的地。

2010-07-20

頁頁台北?Every Page is Taipei!


可看過《一頁台北》

華裔導演陳駿霖Arvin Chen的佳作,影片監製人是德國知名導演Wim Wenders。《一頁台北》獲得 2010 年柏林影展的最佳亞洲電影獎。這部電影是如此盡乎其境的寫實,把臺北的人情味拍了個足、拍了個夠之餘,盡是詼諧、幽默、窩心的傳達 – 純粹從電影藝術來看臺灣,從侯孝賢的《悲情城市》到陳駿霖的《一頁台北》,台北人脫胎換骨啦?!悲情不再、人情有加!

2010-07-19

臺灣 - 久違了!Hallo!Meine Insel!


臺灣!久違了!心 – 離開了好一段日子!


7/19

在我的土地上,我永遠如魚得水。戀土之餘,卻也有抽離的時刻,那就是現在啦!我必須飛往法蘭克福、轉香港、等長榮的班機轉往台北。

回“家”的路永遠輾轉,離鄉的日子裏對回家的路毫無怨言,該怎麽飛,才到得了,就這麽著!而我跟所謂的“家鄉”好生進行一番反思後,才發現原來我的家鄉早已離我而去。好像我是被動被迫軀離,當然不是,也或許是。

2010-07-09

二十年來臺灣失去了中國?

邱立本是亞洲周刊的主編。我閲讀他很多年了。因爲激賞而成爲訂戶已將近二十載。這是段很長的時間 – 一個孩子也成人了。


亞洲周刊2010年7月4日期刊,登載一篇邱立本特稿《兩岸失去的20年(1989-2008)》。這是作者六月底在香港舉行《二零一零海峽兩岸與台港關係》學術研討會上所發表的論文原稿。

閲讀亞洲周刊這麽多年來的觀察,我想邱立本是一位過時浪漫的「中華民族子孫」,情深深、意長長地呼喚中華民族。

文中説道:【台灣贏得了某種程度的民主,但失去了中國,讓中華民國的建國理想流失;中國大陸則贏得了某種程度內的自由,但失去了對公平正義的追求,也失去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時的社會主義理想。】

十年前,閲讀這篇文章會讓我感動涕零。

值今2010 年我對「中華民族子孫」的實質意義質疑。


首先,何謂「中華民族」?

2010-07-02

拉薩史實/Rigpa Zentrum


朋友啊!謝謝寄來推薦書的網頁介紹。真好 – 原來欲蓋彌彰的心虛官方之外,還積蓄有中國民間知識人求真求知若渴的精神和實踐 – 好一個李江琳!